• c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à wū cáng jí

成语解释:纳:接受;疾:弊病,缺点。包藏容纳罪过缺失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納汙藏疾

英文翻译:Accept pollution and hide disease

纳污藏疾的意思

纳:1.收进来;放进来:出纳。闭门不纳。2.接受:纳降。采纳。3.享受:纳凉。4.放进去:纳入正轨。5.交付(捐税、公粮等):纳税。纳粮。6.姓。7.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纳鞋底子。

污:1.浑浊的水,泛指脏东西:粪污。血污。去污粉。2.脏:污水。污泥。3.不廉洁:贪官污吏。4.弄脏:玷污。污辱。

藏:[cáng]1.隐蔽:躲藏。2.收存:藏书。[zàng]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宝藏。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道藏。3.西藏的简称: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脏(zàng)”。

疾:1.病:疾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疾苦。痛心疾首。3.痛恨:疾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疾走。疾风。

成语评论

纳污藏疾”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的核心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把问题藏起来,假装看不见。比如一家公司为了快速上市,故意隐瞒产品质量缺陷,结果消费者投诉后反而损失更大,这就是典型的“纳污藏疾”。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明知有问题还要藏着掖着?” 答案往往藏在人性里。比如父母发现孩子偷玩手机影响学习,却担心批评伤感情而选择沉默;或者团队项目明明进度滞后,负责人却报喜不报忧。这种用短期的平静换取长期的隐患,就像往气球里不断吹气,迟早会爆开。

我曾在工作中见过这样的例子:同事A负责的代码模块存在漏洞,他因为怕被扣绩效选择自行修补,结果导致整个系统在用户量暴增时崩溃。这让我深刻意识到,问题不会因为被隐藏而消失,反而会在暗处生长。就像家里发现蟑螂,如果只打死看得见的几只却不清理巢穴,迟早会面临虫灾。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也有印证。珊瑚礁白化初期如果被及时干预,生态恢复概率能提升60%以上。这启示我们:暴露问题不是失败,而是重生的开始。就像体检发现指标异常,早治疗总比拖成大病要好。

换个角度看,“藏疾”本身也折射出人们对完美的过度追求。社交媒体上精心修饰的生活片段,简历里被美化的职场经历,甚至朋友聚会时刻意回避的尴尬话题,都在无声演绎着现代版的纳污藏疾。或许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带点瑕疵的真实,比虚假的完美更有生命力。

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试试把“这问题先放放”换成“我们现在能解决到什么程度”。阳光下的问题,总比阴影里的定时炸弹让人安心。毕竟,承认漏雨的屋顶,才是修补房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