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án gòu nà wū
成语解释:垢、污:脏垢;污秽。心里忍受着羞耻和污辱。本指国君应当有容忍耻辱和诬枉的气度。后指有容忍耻辱的度量;也转用以形容秽恶聚集之处;或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含垢納汙
英文翻译:Dirty and dirty
含:1.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含一口水。含着橄榄。2.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含着眼泪。这种梨含水分很多。工龄满三十年以上(含三十年)者均可申请。3.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谈吐中含着一种失落感。
垢:1.污秽;肮脏:蓬头垢面。2.脏东西:油垢。牙垢。泥垢。3.耻辱:含垢忍辱。
纳:1.收进来;放进来:出纳。闭门不纳。2.接受:纳降。采纳。3.享受:纳凉。4.放进去:纳入正轨。5.交付(捐税、公粮等):纳税。纳粮。6.姓。7.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纳鞋底子。
污:1.浑浊的水,泛指脏东西:粪污。血污。去污粉。2.脏:污水。污泥。3.不廉洁:贪官污吏。4.弄脏:玷污。污辱。
“含垢纳污”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怪,但拆开来看就很有意思了。“垢”是脏东西,“污”是污渍,组合起来却表示包容不完美的人和事。比如办公室新来的同事总爱挑刺,大家私下吐槽时,组长说:“团队需要含垢纳污,先看他的专业能力有没有价值。”果然,后来发现他提出的细节问题帮项目规避了好几个大坑。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让人忍气吞声吗?”其实两者完全不同。我老家小区门口常年有个乱摆摊的老伯,城管每次来都先帮他收拾摊位再劝离。社区主任的原话是:“城市管理要含垢纳污,给小本生意留条活路,但卫生红线不能丢。”这种既保留人情味又守住底线的做法,反而让街道秩序越来越好。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矛盾感”。就像吃火锅时,清汤锅里突然涮了片毛肚——汤底会变浑,但香味也出来了。工作中遇到爱抬杠的同事,家庭聚会碰上说话直白的亲戚,适度包容这些“不和谐因素”,反而能让环境更真实鲜活。当然,如果对方是故意泼脏水的烂菜叶,还是得及时捞出来扔掉。
最近看到个挺贴切的例子:某互联网公司在年会上设置“吐槽墙”,鼓励员工匿名写不满。CEO在会上念出最尖锐的十条批评,当场承诺改进方案。这种主动“纳污”的行为,反而让团队信任度飙升。你看,脏水和真话有时候是一体两面,关键看我们有没有智慧去分辨和转化。
下次遇到让你皱眉的情况,不妨先别急着否定。就像老话说的“水至清则无鱼”,留点浑浊空间,说不定能发现意想不到的生机。当然,包容不等于纵容——这个度,正是我们在生活中要不断练习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