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é
  • lián
  • bi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é sì lián biāo

成语解释:驷:套着四匹马的车;镳:马勒。高车骏马连接成队。形容高贵显赫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序》:“结驷连镳之游,侈袂执圭之贵。”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排场阔绰

繁体字形:結駟連鑣

英文翻译:To join the company

结驷连镳的意思

结:[jié]1.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结绳。结网。结彩。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结。活结。死结。蝴蝶结。3.发生某种关系;结合:结仇。结社。结为夫妻。4.凝聚;凝结:结晶。湖面结了一层冰。5.结束;了结:结账。归根结底。你不理他不就结了吗?6.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保结。具结。7.姓。[jiē]长出(果实或种子):树上结了不少苹果。这种花结子儿不结?。园地里的南瓜、豆荚结得又大又多。

驷:古指套着四匹马的车。也指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

连:1.连接:心连心。骨肉相连。天连水,水连天。藕断丝连。这两句话连不起来。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连打几枪。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连皮三十斤。连根拔。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营,下辖若干排。5.姓。6.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连下棋也不会。连一天都没休息。

镳:1.马嚼子的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分道扬镳。2.同“”。

成语评论

提起“结驷连镳”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马车相连的壮观场面。比如《史记》中记载,战国四公子出行时"车轱辘碾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这种由四匹骏马并驾拉车的阵仗,正是对显赫地位最直观的展示。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现在还能用吗?去年某科技公司新品发布会现场,二十辆自动驾驶汽车列队驶入会场,银色车顶在镁光灯下连成闪光的河流,这不正是现代版的"结驷连镳"吗?技术迭代改变了交通工具,但人们对恢弘气势的追求始终未变。

有读者疑惑:使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夸张?其实关键在于场景适配。去年参加校友会时,目睹二十多位院士同台接受表彰,他们胸前勋章折射的光斑在会场交织,那种知识精英汇聚的震撼力,用"结驷连镳"来形容恰如其分——重要的不是交通工具,而是人才济济的盛况。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就像活化石,承载着中华文化对集体力量的审美。当我们在短视频里看到摩托车队蜿蜒如龙穿过山道,或在纪录片中见到科考船队破冰前行,选择用"结驷连镳"替代千篇一律的"壮观",能让文字瞬间拥有青铜器的厚重质感。

语言学家发现,现代人使用该成语时更侧重精神层面的联结。就像去年马拉松赛事中,轮椅选手方阵整齐划一地转动车轮,金属辐条在阳光下编织成流动的银河。这种突破身体局限的群体力量,用"结驷连镳"来形容,比简单说"团结"更有画面穿透力。

下次遇到值得铭记的集体时刻,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既能描绘国庆阅兵时战车方阵的钢铁洪流,也能形容抗疫物资车队星夜驰援的红色长龙。语言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为旧词注入新时代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