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án
  • zhē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ián lǐ zhēn

成语解释: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或软中有硬;也比喻极其珍爱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綿裏針

英文翻译:cruelty hidden behind a friendly appearance

绵里针的意思

绵:1.丝绵。2.柔软:绵软。3.单薄:绵力。绵薄。4.连续不断:绵延。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针:1.缝衣物用的工具,细长而小,一头尖锐,一头有孔或钩,可以引线,多用金属制成:绣花针。缝纫机针。2.细长像针的东西:松针。指南针。表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3.针剂:防疫针。打针。4.中医刺穴位用的特制的金属针:银针。毫针。5.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针灸。6.姓。

成语评论

绵里针”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同事老张平时说话轻声细语,但每次开会提意见时总能一针见血。这种“表面像棉花,内里有钢钉”的处事方式,正是绵里针的典型表现。

有人可能会问:绵里针和“笑里藏刀”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重在“刚柔并济”,后者偏向“表里不一”。比如客户经理小王用温和的语气坚持合同条款,既维护了公司利益,又避免了正面冲突——这就是绵里针的智慧,既有原则又不失温度。

在家庭教育中也能看到这种智慧。李姐给孩子定规矩时从不吼叫,但会平静地说:“妈妈理解你想玩游戏,不过作业完成后的自由时间才是真正的放松。”看似柔软的话语里藏着明确的边界,孩子反而更愿意配合。这种教育方式既避免了对抗,又传递了规则意识。

我个人认为,绵里针的本质是情商与原则的平衡术。现代社会讲究高效沟通,直来直往容易伤人,过分迁就又会失去自我。就像处理团队矛盾时,用“我理解你的出发点,不过我们还需要考虑……”这样的句式,既认可对方又带出不同视角,往往能打开新局面。

有趣的是,这种智慧并非天生。观察那些擅长绵里针的人,会发现他们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情绪稳定,二是目标明确。就像绣娘在丝绸里藏针,既要保证针尖的锐利,又要控制下手的力度。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试试“裹着糖衣提建议,带着微笑守底线”,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说到底,绵里针不是虚伪的包装,而是对人性复杂面的尊重。它提醒我们:柔软与锋芒本就可以共存,就像春风里藏着唤醒种子的力量。当我们学会在温和中坚守,在包容中笃定,生活这本厚重的书,读起来会从容许多。

绵里针的造句

  1. 造句 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民谚 
  2. 造句 虽然脸上挂着笑容,但是给人一种绵里针的感觉,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被刺穿。
  3. 造句 哎呀!原来是笑里刀和绵里针两位大侠,久仰大名,小弟失敬了!我敬二位兄长,干!
  4. 造句 一会儿你就在此处,待我到了府堂廊下,你便用你使绵里针的腕力,用力将这飞刀射到横梁上,然后立刻通过暗道与赤炼在入口处汇合,他自会带你到别处去。
  5. 造句 大师兄绵里针徐长卿不时点头,赞许道:“很不错了,才二十来天,把一套名门剑法使到这种程度,虽算不上炉火纯青,也的确堪称纯熟了。
  6. 造句 仰慕的灵力软绵但是却致命,像绵里针,一招一式都能牵制住僵尸给她和另外两个战友争取结界时间。
  7. 造句 这个亮子长相阴柔,看上去就是个绵里针似的,当他看见张辉一帮人的时候,更是一脸热情,放下手中的蜡烛,快步向来的方向跑去。
  8. 造句 众人暗道玄空对这陈舵主这一捧一问,说话倒似绵里针一般,除了武艺深不可预测,处理事务倒也滴水不漏。
  9. 造句 失踪二十年,绵里针何去何从?老宅子地下的密道藏有多少秘密?玉女仙尊。
  10. 造句 师弟擅长用针,所以外号绵里针,而我专攻快刀,大家抬举我,叫我一声快三刀。

"绵里针"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