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ēng bā diào kǎo
成语解释:古代的一种刑罚。强行脱去衣服,捆绑并吊起来拷打。绷:捆绑。扒:脱掉。
成语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若经官发落,这绷扒吊拷要桩桩儿捱过。”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并无聪明正直的心腹,尽都是那绷扒吊拷的招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古代刑罚
繁体字形:綳扒弔拷
英文翻译:Grilled and hanged
绷:[bēng]1.张紧,拉紧:绷紧。小褂紧绷在身上。2.当中用藤皮、棕绳等物绷紧的竹木框:床绷。棕绷。绣绷。绷子。3.一种缝纫方法,粗粗缝上或用针别上:绷被头。4.束,包扎:绷带。5.(物体)猛然弹起:绷簧。绷弓子。6.勉强支持:绷场面。7.方言,骗财物:坑绷拐骗。[běng]板着,强忍着:绷劲。绷着脸。[bèng]1.裂开:绷瓷儿。2.方言,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有“很”的意思:绷硬。绷亮。
扒:[bā]1.抓着;用手指紧紧扣住:扒着栏杆。2.刨;挖:扒土。3.剥;脱掉:扒羊皮。[pá]1.用手或耙子使东西聚拢或散开:扒草。扒土。2.用手搔、抓:扒痒。3.一种烹饪方法。先将原料(整块或整只的鸡鸭等)煮至半熟,再放到油锅里炸,最后用文火煮酥。4.窃取别人身上的财物:扒窃。扒手。
吊:1.悬挂:门前吊着两盏红灯笼。2.祭奠死者或慰问死者的家属等:吊丧。3.用绳子向上提或向下放:把篮子吊下来。4.收回:吊销。5.给皮桶子加面或里子:吊皮袄。6.把球轻轻打到对方防守薄弱的地方:吊底线。打吊结合。7.量词。旧时钱币单位。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叫一吊。
拷:打:拷打。拷问。拷掠(泛指刑讯)。三拷六问。
嘿,大伙儿听说过“绷扒吊拷”这个成语吗?今儿咱们就来唠唠它咋用!比如《水浒传》里官差审犯人时,常会提到“绷扒吊拷,不怕你不招”,这场景简直像在说:“别嘴硬啦,再硬的骨头也扛不住这阵仗!”
等等,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古代用绳索捆绑、吊打逼供的酷刑手段。不过现在谁还用这词儿?别说,最近看小说还真遇到过!有段描写黑帮抓内鬼的情节写道:“绷扒吊拷那一套早过时了,现在讲究的是心理战。”你看,这就把传统和现代审问方式对比得明明白白。
有人可能要问,这和咱们现代生活有啥关系?嘿,您别说!前阵子看职场剧,有个老员工教训新人:“现在公司可不兴绷扒吊拷那套,但KPI压力照样能让人喘不过气。”这比喻绝不绝?直接把物理压力转化成了精神压力,还带点黑色幽默。
那为啥这个成语用得少呢?依我看呐,主要是现代社会讲究法治文明。不过说句实在话,这成语在描写历史场景时依然带劲儿!就像上个月看的博物馆展览,解说词写着“绷扒吊拷的刑具无声诉说着封建司法的残酷”,瞬间让人起鸡皮疙瘩。
要说个人看法,这成语就像个时间胶囊。虽然现在不提倡体罚逼供,但它提醒咱们:解决问题不能光靠蛮力。就像隔壁老王教育孩子,总念叨着“现在谁还搞绷扒吊拷啊?但道理不讲明白照样不成”,这话糙理不糙!
最后提一嘴,下次要是看见这成语,不妨琢磨下语境。可能是严肃的历史讨论,也可能是带反讽的现代比喻。记住喽,语言就像变色龙,关键看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