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àn jiǎ zhì bīng
成语解释:缮甲:修治铠甲。比喻作军事准备。亦作“缮甲厉兵”。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叔于田序》:“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作军事准备
繁体字形:繕甲治兵
英文翻译:Repair armour and cure soldiers
缮:1.修补;整治:修缮。2.抄写:缮写。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治:1.治理:治家。治国。自治。治标。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县治。府治。省治。4.医治:治病。我的病已经治好了。5.消灭(害虫):治蝗。治蚜虫。6.惩办:治罪。惩治。处治。7.研究:治学。8.姓。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缮甲治兵”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直白——修整铠甲、训练士兵,也就是提前做好战斗准备。比如我们可以说:“公司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前半年就开始缮甲治兵,不仅升级了技术团队,还优化了客户服务流程。”这里用这个词,是不是让“备战状态”显得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现在还用得上吗?当然!比如家长陪孩子准备高考时,可以说:“高三这一年全家总动员,缮甲治兵,连周末都用来查漏补缺。”你看,它不仅能形容军事备战,还能用在各种需要精心准备的场景。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来调侃自己。比如朋友看到你书桌上堆满备考资料,开玩笑说:“你这是要缮甲治兵征服考试啊!”这时候既点出了你的努力,又带着点幽默的鼓励。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传递的“主动准备”精神。现代社会变化这么快,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能提前缮甲治兵的人,往往更容易抓住机会。就像农民不会等到雨季才修农具,我们也不该等到问题爆发才手忙脚乱。
下次遇到需要长期规划的事情时,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比如团队接到重大项目,负责人可以激励大家:“接下来三个月咱们得缮甲治兵,把每个环节都打磨到位。”这样说既明确了目标,又给团队注入积极备战的状态感。
说到底,语言就像工具箱里的工具,用得恰当就能事半功倍。“缮甲治兵”这个词,就像给“未雨绸缪”穿上了盔甲,让准备的过程显得更有力量感。当你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它时,不仅表达更精准,还能让对方感受到你话语中的决心和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