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ìng
  • shān
  • c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ìng shān cǎi mù

成语解释:罄:完,尽。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比喻残酷剥削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张延朗传》:“若使罄山采木,竭泽求渔,则地官之教化不行,国本之伤残益甚,取怨黔首,是黩皇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罄山採木

英文翻译:Wood mining in Jue mountain

罄山采木的意思

罄:完;尽:罄其所有。罄竹难书。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采:[cǎi]1.摘取:采茶。2.选取;搜集:采用。采购。采风。3.挖取(矿藏):采矿。采油。4.神态;精神:丰采。兴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国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税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西周时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赋税拨给受封者,作为其俸禄的“食邑”。3.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成语评论

罄山采木”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砍光山上的树木,比喻毫无节制地索取资源。比如有人可能会说:“盲目开发矿产就像罄山采木,短期看似繁荣,长远却会掏空家底。”这个例子用生活中的资源开发场景,点出了过度消耗的危害。

有人问:为什么成语要强调“山”和“木”?其实这里用自然元素作比喻,更直观地体现人类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比如某地为了建厂砍光防护林,结果雨季泥石流频发,这就是现实版的“罄山采木”——只顾眼前利益,却让整个生态系统买单。

再举个历史案例:明朝永乐年间大规模采伐川滇木材建造宫殿,导致西南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当时工匠感叹“十年树木难成林,一朝斧钺尽成空”,恰恰印证了无度索取必然招致反噬。这种案例提醒我们,资源管理需要代际视角。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在当下尤为突出。就像某些网红景区超负荷接待游客,表面上门票收入暴涨,实则破坏了景观原貌。过度开发就像吃“断子绝孙饭”,用未来的可能性换取当下的短暂收益。不过乐观来看,现在越来越多地方开始推行生态修复配额制度,这正是从“采木”到“育林”的思维转变。

最后不妨思考:如何避免陷入“罄山采木”的困境?答案或许藏在循环经济模式里——就像用建筑废料制造再生砖,既减少矿山开采,又降低垃圾填埋压力。这种变“掠夺”为“再生”的智慧,正是古老成语给现代人的鲜活启示。

"罄山采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