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ún qǐ xiào yóu
成语解释: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成语出处:《二度梅全传》:“恐此子效尤,干那结交权党,势压班僚,丧失名节的事,岂不辱我一门清白?”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羣起俲尤
英文翻译:knowingly follow the example of a wrongdoer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鸡群。建筑群。成群结队。2.众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一群孩子。一群马。5.姓。
起: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飞。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起货。起钉子。6.发生:起风了。起疑心。起作用。7.发动;兴起:起兵。起事。8.拟写: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10.姓。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进来一起人。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起迎宾曲。会场响起热烈掌声。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起过你。想起一件事。
效:1.效果;功用:功效。成效。无效。见效。2.姓。3.仿效:效法。上行下效。4.为别人或集团献出(力量或生命):效力。效劳。效命。
尤:1.特异的;突出的:择尤。拔其尤。无耻之尤。2.更;尤其:尤甚。尤妙。此地盛产水果,尤以梨桃著称。3.姓。4.过失:效尤。5.怨恨;归咎:怨天尤人。
什么是“群起效尤”?这个成语常被误解为“大家积极学习榜样”,其实它暗藏负面含义。尤指错误行为,效尤则是模仿坏榜样。比如某员工通过偷工减料获得奖金,其他同事发现后不仅不举报,反而跟着学起了这种违规操作,这就是典型的群起效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想象学校食堂插队场景:当第一个学生成功插队后,原本排队的十个人里有六个立刻跟着往前挤。这背后既有“别人能做为什么我不能”的侥幸心理,也暴露了规则意识在群体中的脆弱性。毕竟,当越界行为获得实际利益且未被制止时,羊群效应就会显现。
新媒体时代赋予了群起效尤新形态。某网红用夸张演技带货假货,随后冒出几十个账号用相同套路欺骗消费者。有意思的是,这些模仿者中不乏明知故犯者——他们清楚这是欺骗行为,但更看重短期流量变现的诱惑。这提醒我们:当社会监督机制存在漏洞时,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会加速蔓延。
如何避免成为效尤者?不妨参考投资界的逆向思维。巴菲特曾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面对群体性模仿行为时,我们可以多问一句:“这个行为的长期代价是什么?”去年某互联网公司集体加班文化导致人才流失的案例,恰恰说明盲目跟风可能适得其反。
观察身边现象会发现,群起效尤往往爆发在价值判断模糊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八卦传播时,即便有人知道消息不实,也会因害怕被孤立而加入讨论。这让我想到古希腊哲学家的提醒:“智慧始于对流行观念的质疑。”在信息过载的今天,保持独立思考或许是对抗盲从的最佳疫苗。
有趣的是,某些正向改变也始于群体行为,但关键区别在于初始行为的性质。垃圾分类推行初期,当示范小区取得成效后,其他社区主动效仿建设分类站,这种良性扩散恰是群起效尤的反面教材。这说明社会风气的转向,往往取决于第一个推开新大门的人选择走向光明还是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