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o gǔ bǎn
成语解释:指守旧的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前人制台是个老古板,见面之后,问了几句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老古板
英文翻译:Old Adagio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板:1.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板。钢板。玻璃板。2.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板儿了。3.黑板:板报。板书。4.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板。5.(板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板儿。慢板。走板。参看〖板眼〗。6.呆板:他们都那样活泼,显得我太板了。7.硬得像板子似的:地板了,锄不下去。8.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他板着脸不睬人。9.见〖老板〗。
“老古板”常用来形容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人。比如有人坚持用算盘记账,拒绝使用电子表格,旁人可能调侃:“你这人真是老古板!”这种说法看似批评,背后却藏着对“稳定感”的追求——旧方法虽效率低,但胜在熟悉可靠。
为何有人宁愿当“老古板”?核心问题在于:守旧是否等于落后?举个成语“萧规曹随”,汉代曹参接任丞相后完全照搬前任政策,看似不思进取,实则避免朝令夕改带来的混乱。这说明在某些场景中,遵循旧制反而能维持系统稳定。
但过度守旧也可能闹笑话。《刻舟求剑》的故事就是典型:楚人剑落水中,他在船帮刻记号,等船靠岸才下水寻剑。这个成语生动说明,环境变化时若不懂变通,再认真的态度也会显得滑稽。就像现在还有人坚持用胶卷相机,虽情怀满分,但确实错过数码摄影的便捷。
有人问:“守旧派和革新派谁更聪明?”其实二者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成语“继往开来”就强调继承与创新的平衡。我见过手工匠人用3D打印改良传统榫卯结构,既保留文化精髓,又提升生产效率。这种“老树新枝”的做法,或许比非此即彼的争论更有智慧。
观察身边,真正的“老古板”越来越少。更多人在传统与现代间找到平衡点:奶奶学会视频通话看孙子,爷爷用智能手表监测心率。这些改变印证着“流水不腐”的道理——只要保持流动的智慧,老传统也能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