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o dà tú shāng
成语解释: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年老人
繁体字形:老大徒傷
英文翻译:Eldest brother's injury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徒:1.步行:徒步。徒涉。2.空:徒手。3.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4.只;仅仅:家徒四壁。5.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7.人(多指坏人):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徒刑。
伤:1.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坏:作战负伤。探伤仪。2.损害:伤筋动骨。伤感情。3.因故得病:伤风。伤寒。伤食。4.悲哀:伤心。悲伤。5.妨碍:无伤大体。
“老大徒伤”出自《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为什么能流传千年?或许因为它戳中了人们内心对“错过”的隐痛。比如一个年轻人沉迷游戏荒废学业,十年后面对求职困境时感叹:“早知今日,当初多背几个单词多好。”这种“事后诸葛亮”的懊悔,正是成语的现实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年轻时享受生活有错吗?问题的核心其实在于“平衡”。成语并非否定当下的快乐,而是提醒人们别用短期的放纵透支未来的选择权。就像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年轻时若完全忽视积累,等到中年才发现自己缺乏职场竞争力、健康亮红灯,那种无力感才是真正的“徒伤”。
现实中,我们常看到两种极端案例。某程序员35岁被裁员后送外卖,采访时说:“以前觉得技术更新是公司的事,现在才知道持续学习是自己该扛的责任。”反之,有位退休教师利用年轻时培养的绘画爱好,在老年大学开课,反而开启了人生新篇章。这两个故事像镜子般照出“时间投资”的不同结果。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应有新解。它不该成为贩卖焦虑的工具,而应转化为“动态规划”的生活智慧。就像理财要配置不同期限的产品,人生也需要在享受当下和投资未来间找到平衡点。与其在年老时空叹“如果当初”,不如现在就用每天半小时的微小改变,给未来的自己存下一份“可能性储备金”。
那些真正活明白的人,往往懂得与时间做朋友。他们既不会为不确定的未来过度焦虑,也不会被眼前的舒适完全困住。就像春天播种时知道要留些种子给夏天补种,秋收时才不会对着稀疏的庄稼懊悔。这种智慧,或许才是破解“老大徒伤”魔咒的关键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