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ǎo
  • shī
  • xiǔ 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ǎo shī xiǔ rú

成语解释: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成语出处: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老師宿儒

英文翻译:respectable old scholar

老师宿儒的意思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师:1.传授知识、技术的人:教师。2.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技术的人:工程师。理发师。3.效法:师法。4.榜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5.军队:出师。劳师动众。6.军队编制单位。在军之下,团之上。7.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8.对和尚、尼姑的尊称:禅师。师太。

宿:[sù]1.夜里睡觉;过夜:宿舍。宿营。露宿。夜宿荒野。2.姓。3.旧有的;一向有的:宿疾。宿志。4.年老的;长期从事某事的:耆宿。宿将(jiàng)。[xiǔ]用于计算夜:住了一宿。谈了半宿。三天两宿。整宿没睡。[xiù]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星宿。二十八宿。

儒:1.旧时泛指读书人:儒生。儒医。2.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3.儒家:儒术。4.通“懦(nuò)”。懦弱:偷儒转脱。

成语评论

提到“老师宿儒”,你可能会想到满头白发的老教授拿着古籍讲课的画面。不过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张教授退休多年仍被邀请开讲座,不愧是学界公认的老师宿儒。”这里既点明了他的资历,又隐含了对他学识的尊重。

有人问:“老师宿儒只能形容教育工作者吗?”其实不然。比如社区里精通传统手艺的老匠人,手把手教年轻人捏泥人时,邻居感叹:“李大爷真是民间艺术的老师宿儒啊!”可见只要在某领域有深厚积累且愿意传授,都能用这个成语。

我曾在博物馆见过一位志愿讲解员,七十多岁的他对着青铜器侃侃而谈,有个中学生小声说:“这个老爷爷比教科书讲得还有意思。”这让我突然意识到,老师宿儒的魅力不在于年龄,而在于他们能把知识“翻译”成普通人听得懂的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信息更新飞快,有些年轻人会觉得“宿儒”代表陈旧。但去年某科技论坛上,有位白发院士用短视频解释量子计算,弹幕刷着“爷爷杀我”,这种反差恰巧说明:真正的老师宿儒,懂得用新瓶装老酒,让智慧跨越代沟。

当我们在职场遇到难题时,不妨观察身边是否有老师宿儒式的存在。他们可能是工龄二十年的财务大姐,也可能是创业三次失败的咖啡店老板。重要的是学会从他们的经验中提炼出适配当下的解法,就像老中医开药方,药材还是那些药材,配伍却要因人而异。

最后回到成语本身,它提醒我们:知识传递从来不是单向的。年轻程序员教老教授用AI工具,退休工程师帮大学生调试机器人,这种跨代际的智慧流动,或许才是“老师宿儒”在新时代最有生命力的演绎方式。

老师宿儒的造句

  1. 造句 陆德明、鲁世达、刘焯、刘炫这几个老师宿儒是后来才知道的这事,所以不太了解内幕。
  2. 造句 此时韩会心中唯恐湘子或过骄妄,以为多少老师宿儒,尚且被我难倒,何况这样一位年轻的人。
  3. 造句 前此老师宿儒,终日咿唔案下,专摹唐、宋诸大家文调,每下笔,摭拾古文一二语,即自命为韩、柳,为苏、王,而于文字之有何关系,绝非所问,是谓之优孟学也可。
  4. 造句 后世老师宿儒犹或弗习律历,而律历之家未必知道,各师其师,岐而二之。
  5. 造句 老师宿儒或忧之,劬劬焉欲持宋元之余论,以遏其流。
  6. 造句 系出世家,聪颖绝代,十余龄即通群经大略,学为声律对偶之文,辄有惊人奇句,老师宿儒,无不愤愤称道。
  7. 造句 在这时期内,他专心一意地读书、写作、讲学,他的思想日趋成熟,学问不断增长,著作大获丰收,成为江南地区文人学士的老师宿儒,号称“北面人宗”。

"老师宿儒"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