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ǎo
  • ruò
  • cán
  • b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ǎo ruò cán bīng

成语解释: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老弱殘兵

英文翻译:remnants of a rabble army

老弱残兵的意思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弱:1.气力小;势力差(跟“强”相对):软弱。衰弱。他年纪虽老,干活并不弱。2.年幼:老弱。3.差;不如:他的本领不弱于那些人。4.丧失(指人死):又弱一个。5.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少于此数(跟“强”相对):三分之二弱。

残:1.不完整:残本。2.快完的;剩下的:残冬。残羹剩饭。3.伤害;使不完整:摧残。4.凶恶:残暴。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成语评论

老弱残兵”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先来看个例子:古代打仗时,将军发现主力部队伤亡惨重,只能让城里剩下的老弱残兵守城。他们虽然体力不足,但熟悉地形,硬是靠陷阱和计谋拖住了敌军三天。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老弱残兵”最初指的是军队里年老体弱或受伤的士兵,现在常用来比喻团队中能力较弱或资源不足的成员。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从战场延伸到生活场景?比如创业公司初期资金紧张,老板自嘲说:“我们现在就是老弱残兵——设备是二手的,团队都是刚毕业的新人,但大家拼劲十足。”这里用“老弱残兵”既承认现实短板,又暗含“劣势中求生存”的乐观态度,反而能激发团队的斗志。

有人可能会问:用这个词会不会显得贬义太重?关键要看语境。比如社区组织防疫志愿者时,负责人说:“咱们这儿老弱残兵反而成了主力——退休医生主动培训志愿者,腿脚不便的大爷负责接热线电话。”这种用法既打破年龄偏见,又突显特殊群体的价值,反而让成语焕发新意。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转型期的团队。就像家里装修时,父亲指着旧家具开玩笑:“咱们现在就是老弱残兵作战——电钻用了二十年,梯子缺个脚,不过修修补补照样能完工。”这种幽默化的自嘲,既化解资源短缺的尴尬,又传递出解决问题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对“老弱”的定义在变化。健身房曾有个案例:六旬教练带着学员完成高强度训练后笑称:“别看我带的都是老弱残兵,三个月后个个变身钢铁战士。”这种反转用法的背后,其实是在挑战人们对年龄和体能的固有认知。

当我们在使用这类传统成语时,或许可以多想想它隐藏的积极面。就像破损的古董瓷器经过金缮修复,残缺本身反而成为独特的美学符号。“老弱残兵”这个词组,何尝不能成为破局创新的另类注解呢?

老弱残兵的造句

  1. 造句 思想,也是有它的老弱残兵的:它。萨克雷 
  2. 造句 请老弱残兵优先上车。
  3. 造句 他们车间尽是些老弱残兵,工作效率很差。
  4. 造句 别小看我们这些老弱残兵,保证完成任务!
  5. 造句 而城内兵少,尽是一些老弱残兵,城池三面临山,后方山脚下临江水。
  6. 造句 扈将军,据师爷的观察,北门燕军较少而且都是些老弱残兵,将军夜晚子时可冲出去,不知将军要多少兵马?
  7. 造句 小兄弟这计划果然狠毒,没有想到我方家仅用一些老弱残兵就将这两个不可一世的大家族打的落花流水,方某佩服之极啊!
  8. 造句 此时,黄巾军的老弱残兵已经冲过了中军,向东亡命逃窜。
  9. 造句 这段时间里,杨凌救治、收留了五百多名濒临死亡的老弱残兵。
  10. 造句 梁山经此大变,只剩下二百多人,而且多半是老弱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