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o yóu zǐ
成语解释:指老于算计的人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看他也不象习于行旅,相当难缠的‘老油子’,因而答应容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老油子
英文翻译:old campaigner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油:1.指动物的脂肪和从植物、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牛油。花生油。石油。2.一种液体食品:酱油。3.用桐油、油漆等涂抹:窗、门油饰一新。4.被油弄脏:衣服油了。5.圆滑;不诚恳:油腔滑调。这人太油了。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老油子”这个说法,常让人联想到经验老到但略带圆滑的形象。比如有人调侃:“张叔在公司干了二十年,早成了老油子,领导还没开口他就知道怎么打太极了。”这里的“老油子”既带点无奈,又藏着对世故的默认——毕竟摸清规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有人可能会问:“老油子到底是夸人还是损人?”其实这取决于语境。若同事说“新项目交给老王吧,他可是个老油子”,可能暗指他擅长应对复杂情况;但若吐槽“这销售满嘴跑火车,真是个老油子”,显然在批评其油滑不实。这种多义性让这个词自带烟火气,特别适合描述职场百态。
我发现“老油子现象”背后藏着现代社会的生存逻辑。刚毕业的小李总抱怨师傅“太油”,可三年后他自己也学会了见招拆招。这就像炒菜火候,太生容易糊,过熟又失鲜——如何在真诚与世故间找平衡,或许才是真正的成熟。
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强调效率的环境,“老油子”越容易存活。比如社区调解员刘姨,总能用家长里短的方式化解纠纷,别人眼里的“和稀泥”恰恰是她的杀手锏。这提醒我们:某些看似消极的特质,在特定场景中反而能成为润滑剂。
换个视角看,所谓“老油子”的处世之道,何尝不是长期实践积累的民间智慧?就像古玩市场的老掌柜,扫两眼就能辨真假,这份眼力需要时间淬炼。只是当这种经验固化成套路时,创新活力难免受限——如何在经验与突破间架桥,或许是我们这代人要解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