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o yóu tiáo
成语解释:比喻处世经验丰富而油滑的人,或者是老毛病总是改不掉的人
成语出处: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饲养员老陈摆起一副老油条的架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老油條
英文翻译:Fried dough sticks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油:1.指动物的脂肪和从植物、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牛油。花生油。石油。2.一种液体食品:酱油。3.用桐油、油漆等涂抹:窗、门油饰一新。4.被油弄脏:衣服油了。5.圆滑;不诚恳:油腔滑调。这人太油了。
条:[tiáo]1.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2.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3.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4.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6.量词。[tiāo]挑取:“蚕月条叠”。
“老油条”这个词儿,听起来是不是像早餐摊上炸得金黄的油条?其实它和吃的没啥关系,而是用来形容那些“特别会来事儿”的人。比如同事老张,开会时总能把领导的话接得滴水不漏,但真要他干活就推三阻四——大伙儿背地里都说:“这真是根职场老油条。”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用“油条”打比方?你看油条刚出锅时酥脆喷香,放久了就变得又硬又韧。老油条式的人物也是这样,初入职场时可能像小白兔,混久了就磨出一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
但老油条真的全是缺点吗?我倒觉得这事儿得分两面看。菜市场那位总爱抹零头的王阿姨,街坊邻居都知道她精打细算,但大家还是爱找她买菜。为什么?因为她能三句话把价格砍到位,还能顺带告诉你哪家猪肉最新鲜。这种“老油条式智慧”,反而成了她的生存技能。
不过话说回来,当老油条也有风险。单位里那个永远在“和稀泥”的李主任,遇到矛盾就装糊涂,时间长了大家发现他遇事就躲,重要项目反而不敢交给他。你看,油滑过了头,就像放久了的油条,表面油光水滑,咬下去却硌牙。
怎么避免自己变成讨人嫌的老油条?有个小窍门:把“经验值”用在正道上。就像小区门口修了二十年自行车的赵师傅,谁家车子有问题他都能搞定,但从来不乱收费。这样的“老油条”,大伙儿反而抢着给他介绍生意。说到底,油滑和靠谱之间,就差着一层真诚的窗户纸。
下次再遇到老油条式的人物,不妨多观察他们的行为模式。你会发现,有些人把圆滑当铠甲,有些人拿世故当工具。重要的是别让那层油渍糊住了自己的初心——毕竟再老的油条,最初也都是白面团子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