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o xiū biàn nù
成语解释:老:很。因羞愧恼恨而发怒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想因却奁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变怒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因羞愧恼恨而发怒
繁体字形:老羞變怒
英文翻译:Old shame turns angry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羞:1.害臊;难为情:害羞。2.使难为情:你别羞我了。3.耻辱:羞耻。4.感到耻辱:羞与为伍。5.同“馐”。
变: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变了。变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变废为宝。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变数。变态。5.变卖:变产。6.变通: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变。变乱。8.指变文:目连变。9.姓。
怒:1.生气;气愤:发怒。恼怒。2.盛大:怒潮。狂风怒号。山花怒放。
提到“老羞变怒”,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这个成语的正确用法到底是什么?其实,这里的“老羞变怒”是“恼羞成怒”的误写。它描述的是一个人因为羞愧或尴尬到极点,反而用愤怒来掩饰内心的不安。比如同事当众指出小李的方案漏洞百出,他满脸通红地拍桌子大喊:“你懂什么!”,这就是典型的“恼羞成怒”。
为什么人会突然从羞愧转为愤怒呢?心理学研究显示,当自尊心受到威胁时,大脑会启动防御机制。就像被踩到尾巴的猫会炸毛,我们可能在感到丢脸时用攻击性姿态保护自己。上周在超市看到一位母亲因孩子打翻货架被路人侧目,她突然大声训斥孩子“怎么这么笨”,其实正是这种心理的映射。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朋友聚餐时小张把红酒洒在衬衫上,原本大家善意地递纸巾,他却突然摔筷子离席。这种反应看似无理,实则暴露了其内心对“出丑”的过度敏感。有趣的是,越是习惯维持完美形象的人,越容易陷入这种情绪陷阱。
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是性格缺陷,我倒觉得更多是情绪管理能力不足的表现。就像学骑自行车会摔跤,处理羞耻感也是需要练习的技能。试着在尴尬时深吸一口气,用幽默化解远比发怒更显智慧。毕竟,承认失误并不会让我们变得渺小,反而会赢得更多尊重。
观察发现,坦诚面对错误的人往往更快获得谅解。上季度部门汇报时,项目经理主动承认数据误差,团队反而自发协助修正。这让我想到:与其用怒火筑起围墙,不如把失误当作沟通的桥梁。当我们学会与不完美和解,那些刺眼的羞愧感,终会化作成长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