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o guī kū cháng
成语解释:神龟明知有难也不能渡过。比喻难不能避,祸不能免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祸难
繁体字形:老龜刳腸
英文翻译:Old turtle's intestines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龟:[guī]爬行动物。背腹有甲。有些种类的龟,头、尾和脚可缩入甲内。在水中或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有的龟甲可供药用。[jūn]同“皲”。[qiū]1.〔龟兹〕2.古地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后并入安西都护府。3.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4.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刳:剖开后再挖空:刳木为舟。
肠: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为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2.心思;情怀:愁肠。衷肠。3.在肠衣里塞进肉、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香肠。鱼肠。腊肠。
“老龟刳肠”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背后的故事其实很有意思。它出自《庄子》,讲一只老龟为了帮人占卜,主动让人剖开自己的肚子取出龟甲。表面看是“自我牺牲”,但庄子用这个故事其实想讨论更深的问题:所谓的“有用”和“无用”,到底该怎么衡量?
举个现代例子:公司里有个技术骨干天天熬夜改方案,结果累垮住院,项目倒是按时上线了。老板表扬他“有老龟刳肠的精神”,但同事私下嘀咕:“这真的值得吗?”这时候我们就在触碰成语的核心问题——为某个目标付出极端代价,究竟算高尚还是愚蠢?
有人可能会问:“老龟明明是被动的,为啥说它主动?”其实庄子原文里,老龟托梦给人说“杀我能让你成名”,这更像是一种反讽。就像现在有人为了升职拼命应酬喝到胃出血,表面看是“自愿选择”,实际上可能被社会规则绑架了。这种牺牲往往夹杂着无奈,不完全是英雄主义。
我曾在团队项目中见过类似情况。有个实习生为证明自己,连续三天睡在公司,最后PPT做得确实精彩,但汇报当天发烧到39度。后来我问他后悔吗,他说:“当时只觉得不能拖后腿。”这种心态很像成语里的老龟——用自我伤害的方式证明价值,反而让人忽略了问题本质,比如项目分工是否合理、效率能否提升。
回到成语本身,庄子其实在提醒我们:别被“有用论”困住。就像那棵因为木质差而免遭砍伐的大树,有时候“无用”才是生存智慧。放在今天,或许可以理解为:不必总用极端方式证明自己,保留点“无用”的空间,反而能走得更远。下次再遇到需要“老龟刳肠”的处境时,或许可以先问问:这个目标真的需要拿健康/生活去换吗?有没有更聪明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