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o guī zhǔ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
成语解释:移祸:嫁祸。把祸患转嫁给别人。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嫁祸于无辜的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英文翻译:The old tortoise can't cook well, so it will bring disaster to the dry mulberry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龟:[guī]爬行动物。背腹有甲。有些种类的龟,头、尾和脚可缩入甲内。在水中或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有的龟甲可供药用。[jūn]同“皲”。[qiū]1.〔龟兹〕2.古地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后并入安西都护府。3.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4.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煮: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有水的锅里烧熟或把其他东西放在开水锅里烧一段时间:煮饺子。把病人的碗筷煮一下。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烂:1.因水分过多或过熟而松软:烂泥。稀粥烂饭。2.腐烂;破碎:烂苹果。回收废铜烂铁。3.形容程度深:烂醉如泥。烂熟于胸。
移:1.移动:转移。迁移。把菊花移到花盆里去。2.改变;变动:移风易俗。贫贱不能移。3.姓。
祸:1.灾难;不幸的事或情况。与“福”相对:灾祸。闯祸。2.损害:祸国殃民。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枯井。海枯石烂。3.肌肉干瘪:枯瘦。4.没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桑:1.桑树,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卵形,花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2.(Sāng)姓。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一出古装剧的荒诞情节。想象一下:有人炖老龟汤失败,却怪罪旁边干枯的桑树挡了火候。这场景既滑稽又透着人性中常见的推诿逻辑。
成语到底在说什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项目延期,负责人不检讨自身管理问题,反而埋怨办公室空调太冷“冻僵了大家的创造力”。这和“枯桑背锅”简直异曲同工——总有人习惯把自身过失转嫁给看似无关的事物。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思维?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自我服务偏差”,就像学生考试失利时,可能下意识抱怨“老师出题超纲”而非反思复习不足。这种心理防卫机制本是为了保护自尊,但若成为习惯,反而会阻碍真正的成长。
现代职场中的“枯桑”现象更值得警惕我见过最典型的案例是某团队新产品滞销,市场部指责研发设计老土,研发部甩锅给财务预算不足,财务部又埋怨行政采购拖后腿。这种连环推诿就像多米诺骨牌,最终让整个组织陷入低效旋涡。
换个角度看问题会有惊喜有家初创公司处理客户投诉时别出心裁:每遇到投诉就集体讨论“我们能为客户多做哪三件事”。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思维,让他们的客户满意度在半年内提升了40%。主动担责看似吃亏,实则能打开新局面。
老龟汤煮不烂的关键,或许在于忘记盖上锅盖而非桑树的错。生活中那些被迁怒的“枯桑”,往往在提醒我们:与其费心寻找替罪羊,不如正视问题的核心。当我们停止转移矛盾,解决问题的智慧才能真正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