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ǒng hè líng xiāo
成语解释:出于幽谷,高入云霄。比喻成就比别人高。
成语出处:《旧唐书·房玄龄传》:“仆阅人多矣,未见如此郎者。必成伟器,但恨不睹其耸壑凌霄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成就比别人高
繁体字形:聳壑凌霄
英文翻译:Sensationalism
耸:1.高起;直立:耸峙。2.惊动:危言耸听。
壑:山沟或大水坑:丘壑。沟壑。千山万壑。欲壑难填。
凌:1.侵犯;欺侮:欺凌。凌辱。盛气凌人。2.逼近:凌晨。3.升高;在空中:凌空。凌云。凌霄。4.姓。5.冰(多指块状或锥状的):冰凌。凌锥。河里起了凌。
霄:云;天空:重霄。云霄。九霄云外。
小明第一次听到"耸壑凌霄"这个成语时,眨着眼睛问我:"这说的是高山吗?"我笑着指向窗外正在建设中的科技园区:"你看那些直插云霄的玻璃幕墙大厦,就像这个成语描绘的——既有冲破深谷的气势,又有直上九霄的魄力。"
某科技公司发布会上,CEO举着最新研发的量子芯片说:"我们要做耸壑凌霄的开拓者。"现场记者疑惑道:"这和芯片有什么关系?"原来这里用"耸壑凌霄"比喻技术突破既有框架,既攻克底层难题(壑),又创造行业新高度(霄)。这种双关用法让专业报道顿时生动起来。
登山纪录片里有段精彩解说:"当运动员站在珠峰北坳仰望顶峰,那种耸壑凌霄的震撼扑面而来。"制作人解释说,这里既写实描绘海拔8848米的山势,又暗喻人类挑战极限的精神。观众恍然大悟:原来成语能同时勾勒具象场景和抽象意境。
我常提醒创业的朋友:"别被'耸壑凌霄'的字面气势吓住。"有个做非遗传承的团队,把老城区的裁缝铺改造成汉服体验馆,看似普通的门店改造,实则完成了传统手工艺从市井(壑)到时尚圈(霄)的跨越。这证明宏伟目标也能从细微处着手。
最近参观千年古寺,导游指着飞檐说:"古人用木头实现耸壑凌霄,我们现代人用钢筋水泥反而少了这种灵气。"这句话让我沉思良久。在追求高度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学习古人那种将自然韵律与人工创造融合的智慧。
朋友问我:"用这个成语要注意什么?"我指着正在学步的孩童说:"就像教孩子走路,先要站稳(壑),才能奔跑(霄)。"任何领域想要达到耸壑凌霄的境界,都需要扎实基础和远大视野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这或许就是成语历经千年仍具生命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