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íng
  • xiāo
  • h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ì líng xiāo hàn

成语解释:气:勇气,精神;霄汉:天空。形容勇敢的气魄很盛或气势宏大

成语出处:南朝·宋·傅亮《策加宋公九锡文》:“公精贯朝日,气凌霄汉,奋其灵武,大歼群慝。”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气魄很盛

繁体字形:氣凌霄汉

英文翻译:Qiling Xiaohan

气凌霄汉的意思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凌:1.侵犯;欺侮:欺凌。凌辱。盛气凌人。2.逼近:凌晨。3.升高;在空中:凌空。凌云。凌霄。4.姓。5.冰(多指块状或锥状的):冰凌。凌锥。河里起了凌。

霄:云;天空:重霄。云霄。九霄云外。

汉:1.汉水:江淮河汉。2.汉族:汉语。3.天河;银河:银汉。4.成年男人:老汉。好汉。5.朝代名。1.(前202—220)。刘邦灭秦后建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新(8—23)。自刘邦称汉王起,包括“新”,史称前汉或西汉。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后汉或东汉。为曹魏所灭。西汉、东汉合称两汉。2.三国之一(221—263)。刘备建立。在今川、云、贵、渝及陕西南部。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为曹魏所灭。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刘知远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史称后汉。为后周所灭。4.十国之一(917—971)。刘䶮(yǎn)建立。建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汉”,史称南汉。为北宋所灭。5.十国之一(951—979)。刘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国号汉,史称北汉。为北宋所灭。

成语评论

气凌霄汉”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来看个例子:在创业分享会上,王总谈起公司攻克技术难关的经历,双眼放光道:“当时团队抱着气凌霄汉的决心,硬是把别人眼中的‘天方夜谭’变成了专利证书。”这段话里,“气凌霄汉”既描绘出团队的气势,又暗含目标高远之意,比直接说“很有志气”生动十倍。

有人可能要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企业场景吗?完全不是。去年社区改造老公园时,李阿姨牵头组织居民议事会,她拿着规划图说:“咱们这把年纪更要有点气凌霄汉的劲头,给孩子们造个能看星星的游乐场。”你看,普通市民用这个词照样铿锵有力,关键是要抓住“志向高远+行动果决”的内核。

我特别喜欢这个成语的立体感。它不像“壮志凌云”那样单薄,那个“汉”字藏着巧思——汉代长安城的天禄阁高耸入云,古人用建筑高度比喻志向,比现代人动不动就说“天花板”高明得多。上周指导学生写作文,有个孩子描写父亲重新备考研究生,原句是“爸爸特别努力”,我建议改成“四十岁的父亲捧着书本,气凌霄汉的样子仿佛回到了二十岁”,顿时画面感和感染力倍增。

要注意避免误用场景。比如描写黄昏散步显然不合适,但若是写登山者凌晨冲顶时刻——“头灯划破夜幕,他们气凌霄汉地向主峰进发”——就十分贴切。这个成语自带破空而上的动态美,用在静态场景就像给自行车装火箭推进器,反倒显得滑稽。

语言学家发现,这类典故类成语正在年轻群体中复兴。在最新网络小说榜单里,《星穹之下》用“他的野心气凌霄汉,连空间站都在颤抖”描写星际拓荒者,获得3万条本章说。古老的语言珍珠,经过新时代的话术打磨,依然能在Z世代的表达中熠熠生辉。

下次给朋友打气时,不妨把“加油你能行”升级成“拿出气凌霄汉的架势”。语言就像登山镐,选对工具的人,总能在交流的峭壁上凿出更精彩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