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ǒng
  • jiān
  • b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ǒng jiān qū bèi

成语解释:耸起两肩,弯曲背脊。形容衰老或寒酸貌。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3回:“那些请来帮阅卷的,又都是些耸肩曲背的,酸的怕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聳肩麯背

英文翻译:Hunchback

耸肩曲背的意思

耸:1.高起;直立:耸峙。2.惊动:危言耸听。

肩:1.肩膀:并肩前进。2.担负;担任:身肩重任。

曲:[qǔ]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2.(曲儿)歌曲:曲调。戏曲。小曲儿。高歌一曲。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曲。[qū]1.弯曲(跟“直”相对):曲线。曲尺。弯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径通幽。2.使弯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弯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无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注意过生活中那些“耸肩曲背”的身影?公交车站蜷缩着刷手机的年轻人,办公室里弓着背打字的上班族,甚至公园长椅上低头织毛衣的老人,都可能不自觉地呈现出这种姿态。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引发共鸣?其实它描绘的不只是身体姿态,更像一面镜子照见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比如最近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每次汇报工作时总习惯性缩着肩膀,就像他电脑屏幕上堆叠的待办事项正压得他直不起腰。

这种体态背后藏着怎样的信号?当我们在工位前连续工作三小时,当手机消息提示音每隔五分钟响起,身体会不自主地进入防御状态。有位瑜伽老师曾打趣说:“现代人弯腰驼背的样子,活像手机充电时那根弯折的数据线。”

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我观察到咖啡馆里那些自带笔记本电脑支架的年轻人,他们调整屏幕高度的动作,就像在给自己的身体安装隐形支架。邻居王叔退休后参加书法班,现在走路时后背明显挺直了许多——专注的爱好竟成了最好的形体矫正器。

或许我们需要重新理解“耸肩曲背”的警示意义。它不仅是提醒我们关注脊椎健康,更像是生活节奏的晴雨表。上周在地铁看到有趣一幕:两个中学生比赛谁站得更笔直,这种无意识的姿态竞赛,说不定比父母的唠叨更有效。

改善体态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位程序员朋友在显示器旁贴了张便签,写着“抬头看见蓝天”,每次伏案久了就会对着这句话舒展肩颈。这种温柔的自我提醒,比生硬的“坐直了”更有温度。当我们学会和身体对话,耸肩曲背终将成为过渡状态而非固定标签。

科技的进步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或许下一代人会有更健康的用眼习惯和办公姿势。但就当下而言,多一个靠墙站立的五分钟,少一次瘫在沙发刷视频的夜晚,就是送给身体最好的礼物。毕竟挺直的脊梁,撑起的不只是健康,更是面对生活时那份从容的姿态。

"耸肩曲背"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