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ěng gěng zài huái
成语解释:耿耿:形容有心事;怀:心怀。老放在心里,不能忘怀,牵萦回绕
成语出处:郭沫若《题画记》:“在日本时我也曾替他题过画,当时是更加没有把握,记得有一张《瞿塘图》,我题的特别拙劣,至今犹耿耿在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能忘怀的事
繁体字形:耿耿在怀
英文翻译:In my heart
耿:1.光明。2.正直:耿直。
耿:1.光明。2.正直:耿直。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怀:1.胸部或胸前:掩着怀。小孩儿睡在妈妈怀里。2.心怀;胸怀:壮怀。襟怀。3.思念;怀念:怀乡。怀友。怀古。4.腹中有(胎):怀胎。怀孕。5.心里存有:怀恨。不怀好意。少(shào)怀大志。6.姓。
“耿耿在怀”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先来看个生活场景:朋友聚会时小王无意间说错话,虽然对方当场表示没关系,但事后总忍不住反复琢磨——“他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这种心里有事放不下、反复纠结的状态,正是“耿耿在怀”的生动写照。
为什么人们会为小事耿耿在怀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对负面事件的记忆留存度是正向事件的3倍。就像上周同事没回复工作消息这件事,理智上知道对方可能只是太忙,但情绪上还是会像鞋里进了沙粒般硌得难受。这种心理机制原本是进化留下的预警系统,但在现代社会容易变成自我消耗。
职场中如何避免耿耿在怀?市场部李经理的经历值得参考。当发现年度方案被年轻同事改动时,他没有立即反驳,而是先观察三天。这期间新方案展现出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原本的介意自然转化成了欣赏。时间缓冲法往往能让情绪沉淀,看清事情全貌。
有意思的是,耿耿在怀有时也能转化为正向力量。作家张女士把前编辑的苛刻点评写成便签贴在书桌,每次想敷衍写作时就看看这些“刺眼”的批评,反而激励她完成三本畅销书。关键在于是被情绪牵着走,还是把介意转化为改进的动力。
观察身边过得自在的人,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懂得区分“值得介意”和“不必纠结”。就像老茶客品茗,既能细尝单枞的岩韵,也能痛快饮下解渴的大碗茶。生活本就如天气变幻,学会适时清理心理缓存,方能保持内心澄明。下次遇到让人辗转反侧的事情时,不妨试试“三天原则”——给自己72小时的情绪冷静期,往往会有不一样的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