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áo yǐ sè zé
成语解释:聊:姑且;塞:搪塞;应付。姑且用以搪塞、应付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姑且应付一下,算是尽了责任
繁体字形:聊以僿責
英文翻译:trump up so as to avoid blame
聊:1.姑且:聊以自慰。聊备一格。2.略微:聊表寸心。3.姓。4.依赖;凭借:聊赖。民不聊生。5.闲谈:闲聊。聊天儿。有空儿咱们聊聊。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塞:[sāi]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软木塞儿。[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要塞。边塞。
责:[zé]1.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2.要求:责求。责令。责成。3.指摘过失: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4.质问,诘(jié)问:责问。责难。责让。5.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zhài]古同“债”。
“聊以塞责”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比如,同事问你:“昨天的报告写完了吗?”你回答:“随便整理了几页,先交上去应付一下。”——这里的“应付一下”其实就是“聊以塞责”的通俗版,指用简单敷衍的方式完成任务,但内心知道质量不过关。
为什么人们会“聊以塞责”?想象一下:周末要交作业,你熬夜到凌晨三点,实在撑不住了,于是把半成品文档直接发给了老师。这种“先交差再说”的心态,本质上是时间和精力不足时的妥协策略,但长期依赖这种方式容易形成惯性,反而降低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场中有没有正向案例?比如市场部小王被临时要求写活动方案,他确实时间紧张,但选择快速列出核心框架后主动说明:“这是初步思路,建议明天开会细化”。这种“有限完成+主动沟通”的模式,既避免了完全摆烂,又为后续改进留出空间,比单纯交差更有建设性。
我自己曾陷入这样的误区:有次帮朋友修改演讲稿,因为当天要赶飞机,就草草加了几个成语了事。后来看到朋友在台上磕磕绊绊的样子,突然意识到——敷衍别人其实也是在透支自己的信用。现在遇到类似情况,宁愿先说“现在确实来不及仔细弄,咱们换个时间?”反而收获了更多理解。
生活中有个有趣的对照:网购时卖家发错货,客服如果只是机械回复“已登记反馈”,你会觉得他在应付;但如果他说“仓库正在盘点,我两小时后给您准确答复”,即便结果未定,诚意感却大幅提升。这说明“聊以塞责”的关键不在完成度高低,而在于是否传递出解决问题的态度。
下次想用“聊以塞责”时,不妨试试这个转化公式:把“随便弄弄”变成“当前能做的部分是…”,把“就这样吧”改成“还需要补充什么?”。你会发现,同样的时间投入,换种表达方式就能让结果从“敷衍了事”升级为“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