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áo
  • b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áo bèi yī gé

成语解释:姑且算是具备这一格式。表示暂且有以充数的意思。

成语出处: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五卷:“余于别集中求其措语无害大雅者择录一二,非赏其工也,聊备一格而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指姑且备为一种风格或格式

繁体字形:聊備一格

英文翻译:may serve as a specimen

聊备一格的意思

聊:1.姑且:聊以自慰。聊备一格。2.略微:聊表寸心。3.姓。4.依赖;凭借:聊赖。民不聊生。5.闲谈:闲聊。聊天儿。有空儿咱们聊聊。

备:1.具备;具有:德才兼备。2.准备:备用。备足原料。备而不用。3.防备:防旱备荒。攻其不备。以备不时之需。4.设备(包括人力物力):军备。装备。5.表示完全: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6.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格:[gé]1.格子:方格纸。把字写在格儿里。四格儿的书架。2.规格;格式:品格。格律。合格。别具一格。3.品质;风度:人格。风格。性格。4.阻碍;限制:格于成例。5.某些语言中名词(有的包括代词、形容词)的语法范畴,用词尾变化来表示它和别的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例如俄语的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六个格。6.姓。7.推究:格物。8.打:格斗。格杀。[gē]形容某些碰击、断裂声:格格。格登。

成语评论

聊备一格”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其实它的意思很接地气。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家里来客人时,妈妈总会在餐桌上摆满各种菜,哪怕有些菜可能没人动筷子,但她说:“总得有个选择,这叫‘聊备一格’。”这时候,一盘凉拌黄瓜可能不是主角,但少了它,整桌菜就少了点清爽的感觉。

有人可能会问:“聊备一格是不是随便应付?”其实恰恰相反。它强调的是“有总比没有好”,比如公司开会讨论方案,即使某个建议听起来不够成熟,领导也会说:“先留着,聊备一格。”这不是敷衍,而是给未来留个可能性——说不定哪天这个点子就能派上用场。

再举个有意思的场景。朋友聚会玩桌游时,总有人会带一副冷门卡牌,大家起哄说“这玩意谁玩啊”,但最后往往反而是它救了场。这种“备胎变主力”的情况,恰恰印证了聊备一格的价值:多样性本身就是一种保障。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现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当我们总想着“精准打击”“直奔主题”时,反而容易陷入思维定式。就像写文章时保留的某个生僻词,设计产品时设置的隐藏功能,它们可能99%的时间用不上,但那1%的偶然需求被满足时的惊喜,往往能创造意想不到的价值。

最后分享一个冷知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工具箱里,总会备着几样“过时”的工具。这些工具平时用不上,但遇到特殊材质的文物时,它们就成了救命稻草。这或许就是聊备一格的最高境界——看似无用的准备,藏着对未知的敬畏。

聊备一格的造句

  1. 造句 她的画当然算不上什么独创性的艺术杰作,但也可以聊备一格吧。
  2. 造句 这种艺术形式虽不常见,但也算聊备一格,可以参考。
  3. 造句 他对伪证的判决几乎未加辩护。他应尝尝铁窗滋味,而非联邦法官给他聊备一格的惩罚。
  4. 造句 当然,我这里的言论可能也透露出我个人的价值、趣味,故也只是聊备一格而已。
  5. 造句 美国人学中文的风气没有国人宣传所说的那么盛,美国中小学开中文课的,可说是聊备一格。
  6. 造句 作者显然跟后来以孔子为素材来写小说的众作者中的绝大多数一样,大抵是不配写小说而偏要写小说者流,附此聊备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