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ǎn
  • chàn
  • xīn
  • h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ǎn chàn xīn hán

成语解释: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半空中一声霹雳,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繁体字形:膽顫心寒

英文翻译:frozen days

胆颤心寒的意思

胆:1.胆囊的通称。2.(胆儿)胆量:胆怯。胆大心细。胆小如鼠。壮壮胆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胆。暖水瓶的胆。4.(Dǎn)姓。

颤:[chàn]颤动;发抖:颤抖。声音发颤。两腿直颤。[zhàn]发抖。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寒: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3.穷困:贫寒。4.姓。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胆颤心寒”这成语,大伙儿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想到那种后背发凉、汗毛直竖的感觉?举个例子啊,老李半夜走山路,突然听到草丛里“沙沙”响,吓得他胆颤心寒,差点把手机扔沟里!你看,这词儿是不是特形象?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了:“这和‘毛骨悚然’有啥区别啊?”问得好!其实吧,胆颤心寒更强调“心里发虚+身体发抖”的双重反应,比如考试前发现自己没复习,那真是从脑门凉到脚底板;而“毛骨悚然”更像是单纯起鸡皮疙瘩,就像看恐怖片时突然蹦出个鬼脸那种。

话说回来,这成语现在用得多不多?实话实说,日常唠嗑可能更爱说“吓尿了”或者“腿软”,但写文章的时候用上胆颤心寒,立马文采就上档次啦!不信你试试在作文里写“密室逃脱的机关突然启动,众人顿时胆颤心寒”,老师保准给你画波浪线。

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年轻人看鬼片都边吃爆米花边笑,是不是这成语快用不上啦?嘿,还真不是!你看那些悬疑小说里,作者就特爱用这词儿制造氛围。要我说啊,胆颤心寒就像辣椒面儿,平时不显眼,关键时候往故事里撒一把,那味儿“噌”就上来了。

最后唠句实在的,语言这东西就得活学活用。下次遇到特别瘆人的事儿,别光会“啊啊啊”尖叫,甩出一句“这事儿听得我胆颤心寒”,保管周围人都觉得你文化底蕴深厚。记住了没?咱中华成语的妙处,可都在这些细节里藏着呢!

胆颤心寒的造句

  1. 造句 这种纯粹的心灵威慑,让华齐尊有些胆颤心寒,他双脚有些微颤,双手不知该往哪儿放,表情非常恭维,似乎不敢对屏幕中人有丝毫得罪。
  2. 造句 西方是金链,链上布满锐利的尖刺,令人胆颤心寒。
  3. 造句 长此下去,只怕会各个胆颤心寒,谁还敢再为百姓做主伸冤?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 造句 而在两名101空降师士兵在马哈姆迪亚城外被俘虏后,我听到了最让我胆颤心寒的故事。
  5. 造句 身上血迹斑斑伤痕累累的孟磊一步步走向王宇,双眼圆睁,眼角尽是血丝,那双眼犀利得像一把利刃,**他心窝,让人胆颤心寒。
  6. 造句 秦岚根据八卦仪的指示一层楼一层楼的去找,绍枫跟在他会面,亦步亦趋,胆颤心寒。
  7. 造句 这边于温见战不过刘伟业,要拨回马走时,被刘伟业大喝一声,惊得魂消魄散,胆颤心寒,手中那条枪,不知颠倒。
  8. 造句 贪婪地吮吸良久,方才十分满意地擦拭下颌,滴滴殷红的鲜血坠落雪地,刺目的光泽令人胆颤心寒。
  9. 造句 争先恐后的排成一队,一边挤一边争吵,他们的对话听得我胆颤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