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ún
  • fēi
  • dǎn
  • ch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ún fēi dǎn chàn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22回:“正有些心虚,忽然见床下钻出一个披头黑鬼来,二人惊得毛骨悚然,魂飞胆颤,大叫有鬼,戒尺乱打。”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繁体字形:魂飛膽顫

英文翻译:strike terror in one 's heart

魂飞胆颤的意思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胆:1.胆囊的通称。2.(胆儿)胆量:胆怯。胆大心细。胆小如鼠。壮壮胆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胆。暖水瓶的胆。4.(Dǎn)姓。

颤:[chàn]颤动;发抖:颤抖。声音发颤。两腿直颤。[zhàn]发抖。

成语评论

魂飞胆颤”到底是个什么感觉?举个例子:深夜独自回家,路灯突然熄灭,背后传来窸窣脚步声。这时候手心冒汗、心跳加速,仿佛整个人被钉在原地,连回头确认的勇气都消失了——这就是典型的“魂飞胆颤”。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害怕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程度。当邻居家的狗突然狂吠,可能只是吓一跳;但若是独自在家时门窗突然自动开合,那种连呼吸都停滞的惊恐,才配得上“魂飞胆颤”四个字。

记得朋友讲过真实经历:暴雨夜开车经过荒郊,导航突然失灵,车灯照见路牌写着陌生的地名。这时候仪表盘开始闪烁,车载收音机传出刺啦声,他说“当时整个人就像被扔进冰窟窿,方向盘都快捏碎了”。这种多重意外叠加的恐惧,最能体现成语的精髓。

为什么用“魂”和“胆”来形容恐惧?古人认为魂主精神,胆主勇气。当危险突如其来,魂魄仿佛要脱离身体,胆量也被震碎,这种双重打击下,人自然丧失行动能力。就像突然接到重要考试提前的通知,明明坐在教室里,却感觉灵魂出窍。

现代社会里,这个成语有了新场景。比如毫无准备的公开演讲,站在讲台看着上百双眼睛时,话筒突然啸叫,那一瞬间的慌乱;或是网购遇到异常扣款,反复刷新账户时的忐忑。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都可能让人经历现代版的“魂飞胆颤”。

值得留意的是,这个成语常被误用为“魂飞魄散”。其实前者强调恐惧导致的失控感,后者侧重受惊后的失神状态。就像看恐怖片时突然的惊吓镜头让人魂飞胆颤,而长时间处在惊悚氛围中才会魂飞魄散。

个人觉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其实需要适度体验这种“可控的恐惧”。就像坐过山车时明知安全,却依然能感受瞬间的刺激。这种在安全范围内的惊险体验,反而能帮助释放压力,让人事后获得奇妙的解脱感。

下次遇到让你“魂飞胆颤”的瞬间,不妨试着深呼吸三次。你会发现,当心跳平复后,那个吓得你灵魂出窍的声响,可能只是风吹倒了晾衣架。恐惧就像照妖镜,照见的往往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在意与珍视。

魂飞胆颤的造句

  1. 造句 邱绍德看着枫辰漠然的双眼只是盯着自己看,心中害怕魂飞胆颤,惶恐不安的尖叫道,想要鼓动武林大众灭杀他。
  2. 造句 魔鬼的天堂,地狱的大门,一提起死亡之谷大家都会魂飞胆颤。
  3. 造句 第一阶段的比赛就已经让许多人吓得魂飞胆颤,接下来的比赛内容更是让人期待不已了。
  4. 造句 我魂飞胆颤,想跑,可身体完全不听使唤,骨软筋麻,才一愣神的功夫,一只如小猪大小的猫头鹰直扑我面部,我本能用火把一挡,避开它这一击。
  5. 造句 突如其来的刺杀让爱兹宾更是吓得魂飞胆颤,坐在椅子上的肥胖身体顿时拔高几分,肥肉抖动间竟然形成一阵阵肉波。
  6. 造句 魂飞胆颤魂飞胆裂魂飞胆落魂飞胆破魂飞胆丧。
  7. 造句 无形的寒意从她身上散发出来,弥漫在她四周,凌冽的气势瞬间击溃了那些本就魂飞胆颤的海贼们,上百人围着她却没有一个敢动手的。
  8. 造句 目睹这一切的林三张大了嘴巴,两只眼珠都差点瞪出来了,随即忽然想到了什么,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无比,吓的魂飞胆颤,骨软筋麻,一丝气力也无。
  9. 造句 这个声音,就好像是天地的主宰,处在声音之下的人,无不有魂飞胆颤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