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ián shǒu zhī zú
成语解释:胼、胝:手掌足底因长期磨擦而长出的老茧。手上和脚上都生了茧子。形容长期辛苦劳动。
成语出处:宋 朱熹《九江彭蠡辨》:“凡禹之所为,过门不入,胼手胝足,而不以为病者,为欲大济天下昏垫之足,以衣且食而遂其生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胼手胝足
英文翻译:toil and moil
胼:1.〔胼胝〕手上脚上因为劳动或运动被摩擦变硬了的皮肤。2.〔胼胝体〕大脑两半球的底部联合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组织。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胝:见〖胼胝〗。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胼手胝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我们先从字面意思入手。“胼”和“胝”都指手脚上的老茧,合起来就是形容长期辛劳留下的痕迹。但它的含义远不止于此——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比如这样用: 老张为了供孩子读书,每天天不亮就去工地搬砖,晚上还兼职送外卖,十年胼手胝足,终于把儿子送进了重点大学。
核心问题: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 因为它精准捕捉了人类最朴素的价值观:用双手创造价值的尊严感。就像我爷爷常说:“咱们庄稼人不怕茧子厚,就怕地里不长苗。”这种脚踏实地的生活哲学,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现代职场能用吗? 当然!上周部门会议上,经理夸赞新项目团队:“别看小王小李天天加班到深夜,文档上每个标点都反复推敲,这种胼手胝足的劲头,才是咱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有趣的是,我发现现在年轻人给这个词注入了新内涵。朋友圈里有人晒健身打卡:“撸铁三个月,手掌胼手胝足,但看着马甲线值了!”原来吃苦耐劳的精神,早已突破体力劳动的范畴。
有人可能会问:在智能时代还需要亲力亲为吗?我的观察是,科技越发达,那些愿意躬身入局的人反而越稀缺。就像再好的设计软件,也替代不了设计师熬夜改稿时的那份执着。
说到底,这个成语提醒我们:真正珍贵的东西,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下次看到手上磨出的茧子,不妨自豪地说——这可是我奋斗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