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òu
  • zhī
  • zhī
  • y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òu zhī zú zhī yào

成语解释:胝:手掌或脚掌上的老茧。指卖狗皮膏药骗人

成语出处:《厅史》:“昔人有以胝足之药售于市者,辄揭扁于门曰:‘供御。’”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卖狗皮膏药

繁体字形:售胝足之藥

英文翻译:Medicine for selling callose foot

售胝足之药的意思

售:1.卖:零售。销售。2.达到(目的);施展(奸计):其计不售。以售其奸。

胝:见〖胼胝〗。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药:1.一种可以治病的物品(多指能吃的、敷的或熏洗的)。2.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药。杀虫药。3.医治:不可救药。4.毒杀:药老鼠。

成语评论

售胝足之药”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它的意思是“卖治疗脚底老茧的药”——听起来挺有用,但实际上老茧是长期劳作的痕迹,强行去掉反而可能让人失去保护。比如有人对农民说:“你的脚茧太丑了,买我的药吧!”这就是典型的“解决不存在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成语值得关注?因为它揭示了生活中一个常见陷阱:人们容易被表面问题牵着走,却忽略本质需求。比如老板要求员工“提升PPT配色水平”,但团队真正的短板可能是沟通效率;家长逼孩子报“速记班”,而孩子其实需要的是培养学习兴趣。

现实中这类案例比比皆是。某科技公司曾花大价钱采购智能会议系统,结果发现员工最需要的其实是减少无效会议时间;健身房疯狂推销蛋白粉套餐,但80%的会员根本还没养成规律锻炼习惯。这些场景就像拿着治脚茧的药方,去治一个不需要治的“病”。

如何避免掉进这种陷阱?我的经验是:遇到问题时先问三次“为什么”。比如客户说“想要更快的马车”,追问后发现真正需求其实是“更快到达目的地”,这才有了汽车的发明。这种思维转换,能把注意力从“卖药”转移到“治病”本身。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警惕“制造焦虑”的营销手段。现在有些商家会刻意放大用户的容貌焦虑、知识焦虑,然后兜售所谓的解决方案。但就像脚茧是劳动者的勋章一样,有些“问题”恰恰是成长的见证,不必急着用“特效药”抹去。

下次再遇到“售胝足之药”式的情况,不妨停下来想想:对方是在解决我的真实痛点,还是在解决他们自己的业绩压力?毕竟,真正的良药往往藏在问题背后,而不是摆在推销的话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