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éng shuō shàn dào
成语解释: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成语出处:黄药眠《自纪篇》:“他们都是能说善道的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口才很好
繁体字形:能説善道
英文翻译:have a glib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耐”。2.姓。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善: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能说善道”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既会说话,又能把道理讲得明白。比如有人这样夸邻居张姐:“她劝架的时候,三言两语就能让吵架的两口子握手言和,真是能说善道。”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吗?其实更多靠后天练习——就像学骑自行车,摔过几次才能掌握平衡。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可以说是“能说善道”的典范。他原本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但硬是靠着一张利嘴说服六国联合抗秦,身挂六国相印。有人问:光会说话就能成功吗?当然不是。苏秦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仅口才好,还能精准抓住各国君主的痛点,把复杂局势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
现代社会里,“能说善道”体现在哪些场景?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菜市场里卖水果的大妈,边削菠萝边跟顾客唠家常:“这菠萝甜得像初恋,您带两个回去,保准老婆夸您会挑!”这种即兴发挥的幽默,既推销了产品又拉近了距离。可见能说善道不一定非要引经据典,关键是用对方听得懂的方式传递信息。
有人担心:太会说话会不会显得油嘴滑舌?这里有个分水岭——真诚。就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虽然八面玲珑,但算计太多反招人嫌;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直率,反而赢得后世敬重。个人认为,真正的能说善道应当像茶壶倒饺子,肚子里有货才能倒得顺畅。
怎么培养这种能力?不妨试试“镜子练习法”。每天对着镜子说三分钟话,观察自己的表情和语气。有位做销售的朋友告诉我,他靠这个方法改掉了说话时摸鼻子的习惯,业绩提升了30%。这就像武侠小说里说的“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当表达成为肌肉记忆,关键时刻才能自然流露。
最后要提醒的是,能说善道不等于永远要说个不停。就像齐白石画虾,留白处最显功力。谈判桌上,适时沉默往往比滔滔不绝更有力量。真正的高手,懂得在恰当的时候开口,在必要的时候倾听——这才是语言艺术的完整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