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ǎo
  • guā
  • l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ǎo guā bù líng

成语解释:指人不聪明,思想转不过弯来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不聪明的人

繁体字形:腦瓜不靈

英文翻译:Brain melon doesn't work

脑瓜不灵的意思

脑: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髓。脑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2.头: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3.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脑儿。4.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

瓜:1.蔓生植物,叶子像手掌,花多是黄色;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黄瓜等。2.这种植物的果实。3.(Guā)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灵:1.灵活;灵巧:灵敏。灵机。灵便。心灵手巧。机件失灵。资金周转不灵。2.精神;灵魂:心灵。英灵。3.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灵。灵怪。4.灵验:灵药。这个法子很灵。5.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灵。移灵。停灵。灵位。灵前摆满了花圈。6.姓。

成语评论

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自嘲“脑瓜不灵”,这到底对应哪些成语?最贴切的要数“朽木不可雕”。比如中学生小王在数学课上反复算错基础公式,老师无奈摇头:“你这孩子,真是朽木不可雕啊。”这个典故出自《论语》,原意是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现在多用来形容难以教化之人。

那“榆木疙瘩”和“对牛弹琴”有何区别?前者特指思维固化,就像木匠老张总用传统榫卯结构做家具,面对客户要求的现代简约风,徒弟急得直拍手:“师傅您这榆木脑袋!”后者更强调沟通障碍,好比给程序员讲古典乐理,讲得再生动也像在牛面前弹琴。

为什么这类成语能流传千年?依我看,它们像面哈哈镜,既照见人类的认知局限,又藏着善意提醒。就像邻居阿姨说自家孩子“不开窍”,语气里七分着急三分期待。现代社会推崇高效学习,但有些成长确实需要时间沉淀,就像腌酸菜急不得火候。

换个角度想,“脑瓜灵”的标准在变。二十年前珠算快是聪明,现在编程强才算机灵。我见过外卖小哥用方言谐音记英文地址,这种接地气的智慧,反而比书本上的聪明更鲜活。与其纠结成语里的刻板印象,不如培养解决问题的弹性思维。

下次听到别人说“死脑筋”,不妨递杯温水:“要不换个法子试试?”语言的力量在于温度,老成语也能说出新味道。就像老树发新芽,思维的春天总在突破常规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