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ō
  • jiāng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uō jiāng zhī mǎ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成语出处:茅盾《夜读偶记》:“但因采取了漫谈的方式,信笔所之,常如脱缰之马,离题颇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指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繁体字形:脱繮之馬

英文翻译:uncontrollable

脱缰之马的意思

脱:1.(皮肤、毛发等)脱落:脱皮。脱毛。爷爷的头发都脱光了。2.取下;除去:脱鞋。脱脂。脱色。3.脱离:逃脱。摆脱。脱险。脱缰之马。4.漏掉(文字):脱误。这一行里脱了三个字。5.轻率;轻慢:轻脱。脱易(轻率,不讲究礼貌)。6.或许:脱有不测。7.倘若:脱有遗漏,必致误事。8.姓。

缰:缰绳,拴牲口的绳子:信马由缰。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成语评论

提到“脱缰之马”,你脑海中是不是立刻浮现出狂奔的野马画面?这个成语原本形容动物失控的状态,如今却被广泛用来比喻失去约束的人或事。比如最近新能源车市场发展迅猛,有专家在论坛上感叹:“行业竞争如同脱缰之马,企业既要抓住机遇,也要系好安全带。”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大家总爱用这个成语描述失控现象?其实答案藏在生活场景里。想象你家狗狗突然挣脱牵引绳满街跑,那种既担心它受伤又怕撞到路人的心情,和面对股市剧烈波动时的焦虑如出一辙。上周邻居张阿姨就拿着基金账单说:“这行情简直像脱缰的野马,我追都追不上。”

在科技创新领域,这个比喻显得尤为贴切。某科技公司CTO在内部会议上说:“AI技术发展已成脱缰之势,我们研发团队就像驯马师,既要保持技术领先,又要守住伦理缰绳。”这种失控与掌控的辩证关系,恰恰反映了人类面对技术爆炸时的真实处境。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之处在于动态平衡的哲学意味。就像孩子们放风筝,线太松会失控坠落,拽太紧又飞不起来。去年参加马拉松时,有位跑者的话让我印象深刻:“配速管理就像驯马,前五公里要是放纵自己当脱缰野马,后半程就只能当瘸腿老马。”

观察身边现象会发现,这个成语正在被赋予新内涵。短视频平台上,有博主用“脱缰式穿搭”形容打破常规的时尚创意,收获百万点赞。这种语义延伸恰恰说明,失控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将奔涌的能量转化为创造动力。就像黄河改道会冲出新河道,社会进步往往也需要突破框架的勇气。

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脱缰时刻”,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思考:缰绳存在的意义,不正是为了在必要时刻能稳稳抓住吗?下次看到孩子把颜料涂满墙壁,与其生气不如想想——这何尝不是创造力在寻找突破口?毕竟没有最初的“脱缰”,哪来日后的天马行空。

脱缰之马的造句

  1. 造句 被学习压得过重的学生们,一到郊游时,就如脱缰之马,玩得天昏地暗。
  2. 造句 这孩子真野,一出去就像脱缰之马,找都找不到他。
  3. 造句 汽车在草原上横冲直撞,像脱缰之马,失去了控制。
  4. 造句 热心有馀,知识不足。志大才疏犹如脱缰之马。
  5. 造句 一到了游乐区,同学们像脱缰之马,玩得乐不可支。
  6. 造句 她的想像力如脱缰之马难以驾驭.
  7. 造句 他勒住了脱缰之马受到了表扬.
  8. 造句 缺乏知识之热心,犹如脱缰之马。
  9. 造句 她很可能知道如果我的虚荣心一旦站了上风,那么日后就会像脱缰之马,难以驾驭。
  10. 造句 自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我在耕食生活中学到了很多。我学会了开枪、杀鸡、躲开飞奔而来的公牛、驾驭受惊之后的脱缰之马。我学到的这些东西中最难的就是,你如何通过农耕改变这片土地,农耕也会如何改变你。它渗透到你的血液中,一如尘土栖居在你粗厚的手的皱纹和指甲里。克里斯汀·金柏尔 

"脱缰之马"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