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ù zhōng bīng jiǎ
成语解释: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成语出处:《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有雄才大略
繁体字形:腹中兵甲
英文翻译:A soldier in the belly
腹:1.指内心:腹案。腹议。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壶腹。瓶腹。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腹中兵甲”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原本形容人看似普通,内心却藏着军事谋略。比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摇着羽毛扇和鲁肃聊天时,谁能想到他袖子里正揣着击溃曹军的火攻计划呢?这种“表面风平浪静,脑中排兵布阵”的状态,就是典型的腹中兵甲。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胸有甲兵”有什么区别?其实二者都强调内在的军事智慧,但“腹中兵甲”更侧重隐蔽性——就像现代职场里,那个总笑呵呵的新人同事,某天突然拿出让整个部门头疼半年的项目解决方案,这种反差感恰恰贴合成语的精髓。
在创业咖啡馆见过这样的场景:穿连帽衫的年轻人咬着吸管刷手机,旁人以为他在消磨时光,实际上他正在备忘录里推演着商业模式的七个迭代版本。这种“咖啡杯里的头脑风暴”,正是腹中兵甲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生动演绎。
值得思考的是,这类成语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我认为它们就像语言的活化石,当我们用“外卖小哥的配送算法优化”替代“将军的沙盘推演”来解读时,古老的智慧就穿上了新的外衣。下次见到埋头记笔记的实习生,不妨多留意——说不定他正在腹中调兵遣将呢。
如何自然运用这个成语?试着观察地铁上看电子书的中年人,他可能正在消化管理学的排兵布阵。或者留意公园里下象棋的老伯,他皱纹里的每道沟壑都藏着楚河汉界的战术变化。生活中的腹中兵甲,往往比影视剧里的朝堂谋略更有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