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èi
  • jiā
  • g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ù bèi jiā gōng

成语解释:腹背:比喻前后两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进兵潍县西境,抄入青岛背后,以便腹背夹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补语、分句;用于战争状态

繁体字形:腹背夹攻

英文翻译:Abdominal and back attack

腹背夹攻的意思

腹:1.指内心:腹案。腹议。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壶腹。瓶腹。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夹:[jiā]1.从两旁钳住:使劲儿夹住。2.两旁有物限制住,在两者之间:两山夹一水。夹峙。3.搀杂:夹生饭。夹杂。4.夹东西的器具:竹夹子。夹剪。卷(juǎn)夹。[jiá]1.两层的衣服:夹衣。夹被。2.古同“”,剑把子。[gā]1.〔夹肢窝〕腋下。2.(夾)[xiá]古同“”,狭窄。

攻:1.攻打;进攻(跟“守”相对):围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敌人的桥头堡。2.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学习:专攻。一门心思攻外语。4.姓。

成语评论

哎,你听说过“腹背夹攻”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就是形容被前后两方同时攻击,进退两难的处境。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个成语到底咋用,顺带拆解拆解它的核心意思。

举个例子,你瞅瞅战国时期的赵国,那会儿秦国和齐国同时发兵攻打,赵国可不就是典型的“腹背夹攻”吗?前有狼后有虎,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种局面除了硬扛还能咋办?”其实啊,历史上不少名将遇到这种情况,要么分兵对抗,要么找外援——说白了就是得在夹缝里找出路。

再举个现代的例子。比如开奶茶店的老王,左边新开了家连锁品牌,右边冒出来个网红店搞促销,这不就是商战版的“腹背夹攻”嘛!这时候老王要是死磕价格战,估计裤衩都得赔光。那咋整?嘿,人家转头搞了个“第二杯半价+宠物友好区”,愣是从夹击中杀出条血路。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这成语就只能用在打仗做生意上?”那可不一定!就拿咱们打游戏来说,你操控的英雄要是被野怪和小兵包了饺子,这不也是妥妥的“腹背夹攻”吗?这时候就得眼观六路,手速飙起来,该闪现就闪现,该喝药就喝药。

我个人觉着啊,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提醒咱们:遇到双重压力时,千万别一根筋。就像我上次搬家那会儿,既要打包又要找新房,差点没累趴下。后来学聪明了,白天打包晚上看房,中间还抽空吃顿火锅回血——你看,这不就是破解“腹背夹攻”的生活智慧么?

说到底,无论是战场、商场还是日常生活,遇到双面夹击的情况,最忌讳的就是站在原地挨打。俗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保持头脑清醒,见招拆招才是王道。下次你要是碰到类似情况,不妨深吸口气,先给自己沏杯茶,说不定转机就在这杯茶的工夫里冒出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