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é
  • gān
  • chún
  • ji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é gān chún jiāo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舌干唇焦

英文翻译:the tongue and lips are dry - speak too much

舌干唇焦的意思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焦:1.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使东西变硬变脆或烧成炭样:烤得又焦又脆。衣服烧焦了。2.由于缺少水分,变得干枯、干燥:焦渴。唇焦舌燥。3.着急:心焦。焦急。4.指焦炭:炼焦。5.焦耳的简称。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大热天和好友争论旅行路线,说得口干舌燥,喉咙像塞了团棉花?这种时候用"舌干唇焦"来形容再合适不过。比如同事小张上周在项目会上,为了说服团队采用新方案,连续讲了四十分钟,散会时捧着水杯猛灌,这就是典型的舌干唇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就像老话说的"话多伤津"。去年小区物业改造,王阿姨作为业主代表,连续三天挨家挨户解释改造方案,最后嗓子都哑了。这里有个关键点:有效沟通≠不停说话。我发现在日常交流中,适时停顿反而能让对方更好消化信息。

遇到必须长篇大论时怎么办?学校李老师有个妙招——她上课时会准备润喉茶,每讲15分钟就穿插学生讨论。这让我想到,预防舌干唇焦不仅靠喝水,更需要掌握沟通节奏。就像泡茶要讲究水温时间,说话也要张弛有度。

最近注意到个有趣现象:直播行业里,主播们会刻意设计"喝水时间",既缓解嗓子又制造互动机会。这给了我新启发——语言表达本质上是个技术活。与其等到舌干唇焦才补救,不如像规划旅行路线那样,提前为重要谈话做好"补给站"安排。

说到底,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关注表达的可持续性。就像马拉松选手不会全程冲刺,真正高效的沟通者都懂得收放自如。下次准备重要发言时,不妨在PPT里插入两个互动环节,既保护嗓子,又能让听众保持注意力,岂不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