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zhī
  • 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dú zhī ài

成语解释: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父母对子女

繁体字形:舐犢之愛

英文翻译:parently love

舐犊之爱的意思

舐:舔:老牛~犊(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爱)。

犊:小牛:初生之犊不怕虎。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爱:1.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爱祖国。爱人民。他爱上了一个姑娘。2.喜欢:爱游泳。爱劳动。爱看电影。3.爱惜;爱护:爱公物。爱集体荣誉。4.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爱哭。铁爱生锈。5.姓。

成语评论

舐犊之爱”这个成语源自老牛舔小牛的动作,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之情。比如,张阿姨每天凌晨五点起床给儿子熬鸡汤补身体,邻居笑她太辛苦,她却说:“孩子读书累,我这点辛苦算啥?”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正是舐犊之爱的生动写照。

有人问:舐犊之爱和溺爱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比如王叔送女儿学钢琴,孩子哭闹时他会耐心沟通,而非强迫练习——这是健康的舐犊之爱。而隔壁李婶帮逃课的儿子写作业,看似关爱实则害了孩子,这就是溺爱了。

现代社会中,年轻父母常陷入两难:给孩子报八个培训班是不是爱?其实重点不在数量,而是能否看见孩子的真实需求。就像同事老周,发现儿子喜欢昆虫,专门腾出阳台给他养甲虫,这种支持孩子天性的做法,才是舐犊之爱的智慧表达。

有趣的是,这种爱并不局限于人类。在动物园见过母猴抱着小猴反复梳理毛发,那种专注的神情,和人类父母给孩子扎辫子时的样子如出一辙。生物学家说,这种本能的爱是物种延续的重要保障。

个人认为,新时代的舐犊之爱需要升级。就像智能手机既要贴膜保护,也要教会孩子正确使用。与其帮孩子扫清所有障碍,不如教他们应对困难的方法。毕竟,最好的疼爱不是永远遮风挡雨,而是教会他们自己打伞。

最近看到个暖心新闻:外卖小哥带着女儿送餐,孩子在电动车后座写作业。有人指责他让孩子吃苦,但小姑娘笑着说:“爸爸工作我看得见,以后更要好好学习。”这种同甘共苦的陪伴,何尝不是舐犊之爱的另一种诠释?

舐犊之爱的造句

  1. 造句 儿子远在英伦,但老夫妇的老牛舐犊之爱日渐其深。
  2. 造句 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3. 造句 舐犊之爱让她一次次放弃死亡。
  4. 造句 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家中只有尚达志一根独苗,舐犊之爱无时无刻不流露出来。
  5. 造句 她不禁有些为两口子对孩子的舐犊之爱所感动。
  6. 造句 朗朗明月,见证着父母对儿女的那份舐犊之爱。
  7. 造句 可怜幼子,有父母生却无舐犊之爱。
  8. 造句 当人与人的关系,当舐犊之爱与反哺之孝都需要用协议来注明的时候,我们难道不是陷入了一种被瓦解的危机之中?每每【推荐】【大。
  9. 造句 监狱民警在转化教育程风时,主打“亲情牌”,让他争取早获新生,补偿对孩子的舐犊之爱。
  10. 造句 但是你为祖国为人民愿意献身祖国,并预备流尽最后一滴血,这行动和精神是伟大的,吾岂能以舐犊之爱忘却了保家卫国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