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dú qíng shēn
成语解释: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舐犢情深
英文翻译:deep mother love
舐:舔:老牛~犊(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爱)。
犊:小牛:初生之犊不怕虎。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说到“舐犊情深”,许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动物舔舐幼崽的画面,但这个词真正想表达的,其实是父母对孩子那种毫无保留的爱。比如老张每天凌晨四点起床,骑车送女儿去市区的舞蹈班,来回两小时,路上连瓶水都舍不得买,但女儿的舞蹈鞋破了,他二话不说就掏钱换新的。这种“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态,大概就是舐犊情深的真实写照。
有人会问:“这种爱是不是太盲目了?”其实不然。舐犊情深的本质不是溺爱,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保护欲。就像邻居王阿姨,儿子高考前压力大到失眠,她虽然嘴上唠叨“考不好也没关系”,但每天变着花样炖汤,半夜悄悄给儿子盖被子。这种矛盾的行为背后,藏着的是怕孩子受伤、又怕给孩子压力的复杂心理。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很多父母忙于工作,舐犊情深的表现形式也在变化。我见过一位程序员父亲,他在孩子卧室装了智能夜灯,远程调节亮度只为不打扰孩子睡眠;还有单亲妈妈自学烘焙,只为让孩子带去学校的便当不输给同学。这些细节看似普通,却像春雨润物般渗透在日常点滴里。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当代年轻父母开始注重“有质量的陪伴”。朋友小陈每周雷打不动陪儿子玩三次乐高,他说:“与其给孩子买最新款平板,不如教会他怎么把积木搭得更稳。”这种转变让我想到,舐犊情深的核心或许不在于物质付出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看见孩子的需求。
教育领域有个有趣案例:某小学推行“家长体验日”,让父母当半天学生。当成年人坐在狭小的课桌前,才真切体会到孩子每天要端正坐姿七小时的辛苦。有位爸爸感慨:“以前总觉得孩子上课不专心,现在自己听了20分钟就开始走神。”这种换位思考,何尝不是舐犊情深的延伸?
观察身边会发现,真正懂得舐犊情深的家庭,往往能在关爱与放手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像养花,既不能任其风吹雨打,也不该罩在玻璃罩里。那些愿意蹲下来听孩子说话的父母,那些在孩子失败时先说“我懂你难受”的家长,他们用理解代替指责,用支持替代控制,这种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或许正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