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n kǔ pǔ sù
成语解释:指吃苦耐劳、朴实节俭的作风。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艱苦朴素
英文翻译:be plain in one 's style of living
艰:困难:艰苦。艰深。物力维艰。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朴:[pǔ]没有加工的木材,比喻不加修饰:朴素。朴实。[piáo]姓。[pò]朴树,落叶乔木。果实近球形,橙色。树皮光滑,灰褐色,可作造纸原料。[pō]〔朴刀〕古代兵器。一种双手使用的像大刀的刀,刀身较大刀窄长,刀柄较大刀稍短。
素:1.白色;本色:素服。2.蔬菜类食品。与“荤”相对:素菜。素食。3.本来的;原始的:素质。素材。4.质朴;不华丽:朴素。素净。5.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要素。因素。元素。6.副词。一向;向来;从来:素不相识。素有交往。7.古称洁白的生绢:尺素。
提到"艰苦朴素"这个词,很多人会联想到老一辈的补丁衣服和粗茶淡饭。但这个词究竟该怎么用?举个真实例子:社区里退休的王阿姨总把旧衣物改造成购物袋,邻居笑她"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抠",她却说:"年轻时挨过饿,现在条件好了也不能糟践东西。"这就是艰苦朴素最生动的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物质丰富了,为什么还要强调艰苦朴素?其实这就像智能手机的省电模式——不是要大家回到缺衣少食的年代,而是培养合理利用资源的智慧。我常看到年轻同事把会议材料双面打印,用电子笔记替代纸质本,这种与时俱进的节约方式,何尝不是新时代的艰苦朴素?
在创业圈有个真实案例:某科技公司老板至今开二手轿车,却把省下的钱全投入研发。当被问及原因时,他打了个比方:"就像手机内存,要把空间留给真正重要的程序。"这种取舍智慧,正是艰苦朴素在现代商业中的鲜活演绎。与其说这是节俭,不如说是对核心价值的精准聚焦。
或许有人质疑:提倡艰苦朴素会不会抑制消费?我倒觉得这是个误会。就像健身需要控制饮食不等于绝食,艰苦朴素强调的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认识个90后姑娘,她买衣服讲究"少而精",省下的钱每年出国看展。用她的话说:"这不是抠门,是给自己的眼界投资。"
最近注意到个有趣现象:很多网红博主开始分享"断舍离"后的生活。当有人把衣柜从200件精简到50件,发现反而每天穿搭更有风格。这让我想到,艰苦朴素就像给生活做减法,去掉多余的负担,才能更轻盈地向前走。或许这就是这个成语在智能时代的新注解——不是被动将就,而是主动选择。
下次看到孩子把铅笔用到只剩指节长,别急着批评。不妨问问TA:"你是怎么把一支笔用得这么彻底的?"也许能听到意想不到的创意答案。艰苦朴素从来不是目的,而是通往更自由生活的桥梁,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智慧去理解和实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