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é
  • suō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é yī suō shí

成语解释:节:节约;节省;缩:缩减。省吃俭用;非常节俭。

成语出处:宋 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节俭

繁体字形:節衣縮食

英文翻译:scant oneself in food and clothes

节衣缩食的意思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缩:[suō]1.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收缩:紧缩。缩短。热胀冷缩。这布下水也不缩。2.没伸开或伸开了又收回去;不伸出:乌龟的头老缩在里面。3.后退:退缩。畏缩。谁也不许往后缩。[sù]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砂仁的一个变种,叶子披针形,花白色,蒴果绿色。果实和种子可入药。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成语评论

节衣缩食”常用来形容人们主动降低生活标准以节省开支。比如一位刚毕业的年轻人说:“我现在每天自己带饭、少点外卖,算是节衣缩食吧,想早点存够创业资金。”这种选择往往带有明确目标,而非单纯因为经济窘迫。

有人可能会问:节衣缩食会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其实关键在于“度”。比如某家庭将每月外出就餐从八次减到两次,省下的钱用于孩子教育基金,这种有计划的调整反而让消费变得更理性。就像老话说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这正是节俭智慧的核心。

企业层面也有类似现象。一家初创公司CEO分享道:“我们前三年全员降薪20%,但把资金全投入技术研发,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节衣缩食换来了核心竞争力。”这说明资源聚焦的重要性——有限的资源需要战略性分配。

现代年轻人对此有新的理解。28岁的设计师小林坦言:“我把买奢侈品的预算砍掉,但会花更多钱买在线课程。这种‘选择性节俭’让我既存下钱又保持成长。”这种消费观的转变,反映出年轻一代更注重长期价值而非即时满足。

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真正有效的节衣缩食往往伴随着明确规划。就像健身爱好者控制饮食是为了增肌,合理的节省本质上是对生活的主动设计。它不该是苦行僧式的自我惩罚,而应该成为实现目标的助推器。

当看到朋友为了买房坚持拼车通勤时,我突然意识到:节衣缩食的本质是资源再分配的艺术。它考验的不是忍耐力,而是对未来的清晰认知——今天的克制,或许正是为明天的选择自由铺路。

节衣缩食的造句

  1. 造句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渡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2. 造句 为了供她上学,她的父母不得不节衣缩食。
  3. 造句 王大妈一家节衣缩食,供养儿子上学。
  4. 造句 她决定用节衣缩食攒下的钱供弟弟上学。
  5. 造句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6. 造句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7. 造句 过惯了节衣缩食的日子,一下子要她奢侈浪费,她怎麽能习惯?
  8. 造句 她是位单亲母亲,十几年来节衣缩食地度过难关,将几个儿女拉拔长大,非常不容易。
  9. 造句 他忠诚宽厚,以鲁迅的事例来慰勉自己,节衣缩食任劳任怨。
  10. 造句 如果债权人强迫冰岛经济节衣缩食,那么该国经济将停止增长,债权人也无法获得赔偿。

"节衣缩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