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é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é yī sù shí

成语解释:节:节减;素:蔬菜类食物。省吃俭用,生活节俭

成语出处:《新华日报》1994.1.8:“节衣素食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节俭

繁体字形:節衣素食

英文翻译:Vegetarian festival clothes

节衣素食的意思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素:1.白色;本色:素服。2.蔬菜类食品。与“荤”相对:素菜。素食。3.本来的;原始的:素质。素材。4.质朴;不华丽:朴素。素净。5.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要素。因素。元素。6.副词。一向;向来;从来:素不相识。素有交往。7.古称洁白的生绢:尺素。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成语评论

说到“节衣素食”,你可能会想到老一辈常挂在嘴边的“省吃俭用”。比如老张一家为了供孩子读书,每月精打细算:衣服破了补一补,三餐少油少肉多青菜。但问题来了:这样的生活方式真的只是“穷”的代名词吗?

其实不然。隔壁李姐是个自由职业者,收入不低却坚持自己带饭上班。她常说:“少点外卖不是抠门,是给身体减负。”有次聚餐时她算过账:每天省下的30元外卖钱,一年能凑出一次短途旅行。你看,这何尝不是用减法做加法的智慧?

有人会疑惑:现代社会提倡消费升级,节俭是不是过时了?疫情期间有个真实案例:90后小陈开始记账后发现,冲动购买的网红零食占支出的20%,而这些零食大半过期被扔。当他改用应季蔬菜和基础食材后,不仅钱包鼓了,体检报告也变漂亮了。

我观察过不同家庭的消费模式,发现个有趣现象:那些把节俭当习惯而非负担的家庭,往往在突发用钱时更从容。就像我表弟装修新房时,因为日常省下的“零花钱”竟凑出了智能家居系统的预算。这让我想到:节衣素食的本质,其实是对资源的清醒掌控

当然,任何事情过犹不及。见过有年轻人为了存钱,连续三个月只吃泡面导致贫血住院。所以关键在把握平衡——该省的省,该花的要花。就像春天的树要修剪枝丫才能更好生长,我们的生活也需要定期做减法,但千万别剪掉滋养生命的主干。

下次看到超市促销时,不妨先问自己:这真是需要的,还是想要的?当消费回归理性,你会发现精简生活带来的不仅是存款数字,更是对自我欲望的掌控感。毕竟,真正的富足从不是拥有多少,而是知道如何让每分钱都活得有价值。

"节衣素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