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ò
  • míng
  • ruò
  • m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uò míng ruò mèi

成语解释: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成语出处: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 以畜寡人义》:“此等若明若昧之论,作记者无由知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或事物

繁体字形:若明若昧

英文翻译:Be as clear as you can be

若明若昧的意思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昧:1.糊涂;不明白:蒙昧。愚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2.隐藏:拾金不昧。昧良心。3.昏暗:幽昧。4.冒犯;冒昧:昧死。

成语评论

若明若昧”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件事看起来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就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比如你刚入职一家新公司,老板说:“我们下季度的目标是优化资源,推动创新。”你点点头,心里却嘀咕:“具体要怎么做?资源怎么优化?创新方向是啥?”这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就是典型的“若明若昧”。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状态是不是很糟糕?”其实未必。生活中很多事一开始都是模糊的。比如学骑自行车时,别人告诉你“保持平衡”,但你真正骑上去才会懂什么叫“平衡”。同样,工作中遇到模糊的指令,反而能激发主动探索的能力。有一次我接到任务要设计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虽然要求不具体,但通过不断试错和调研,反而找到了更创新的解决方案。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朋友突然对你说:“我觉得你最近有点不一样。”你心里一紧:“这是夸我还是暗示我?”这种不确定的交流,也是“若明若昧”的体现。这时候不妨直接问:“你具体指哪方面呢?”与其猜来猜去,不如主动打破模糊,把“若明”的部分放大,“若昧”的部分缩小。

有人担心:“总处在不确定中会不会很累?”我的看法是,关键在心态。就像天气预报说明天“多云转晴”,虽然不确定具体几点放晴,但带把伞总没错。与其纠结“到底下不下雨”,不如做好两手准备。工作中遇到模糊任务时,我会先列出已知信息,再标注待确认的部分,这样既理清了思路,也不会被不确定性困住。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这个时代信息爆炸,很多事本就若明若昧。就像刷短视频时,算法推荐的内容时而精准时而离谱。与其追求百分百的确定性,不如学会在模糊中筛选关键信息。毕竟,生活不是数学题,很多时候答案就藏在“好像懂了”和“再想想”的交界处。

"若明若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