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ì mén guī dòu
成语解释:筚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
成语出处:宋 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穷人的住宿
繁体字形:蓽門珪竇
英文翻译:house of a poor man
荜:1.同“筚”。2.见下。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圭:1.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2.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圭表。圭臬。3.古代量名。一圭容0.5毫升。
窦:1.孔;洞:狗窦。2.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的部分:鼻旁窦。3.姓。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个挺有意思的成语——荜门圭窦。说真的,头回听这词儿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啥古建筑术语呢,结果一查发现,嘿,原来形容的是穷人家的破门烂窗!说白了就是寒酸到家的生活环境嘛。
举个栗子啊,你看《儒林外史》里那个范进中举前的日子。老范家那叫一个惨,门是用竹条编的,窗户就是个拳头大的窟窿,这不就是活脱脱的荜门圭窦?可人家愣是天天蹲墙角背四书五经,你说这股子劲头是不是挺打动人?
这时候可能有老铁要问了:"这成语放现在还有啥用啊?" 嗐,您别说,前两天我路过城中村改造区,看见那些即将拆迁的老平房。砖墙都开裂了,防盗门锈得跟出土文物似的,这不就是现代版的荜门圭窦吗?不过要我说啊,这种地方反而藏着最鲜活的人间烟火气。
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有些年轻人流行"极简生活",租个小单间就几件家具,要按古人的标准绝对算得上荜门圭窦了吧?可人家自己乐在其中,还美其名曰"断舍离"。所以说嘛,环境是死的,心态才是活的。
要我说啊,这个成语最妙的在于它既客观又充满画面感。就像拿着放大镜看历史,那些被史书一笔带过的平民生活,通过这四个字突然就立体起来了。不过咱也得承认,现代社会虽然物质丰富了,但有些人的精神世界反倒活成了荜门圭窦——这话您细品是不是有点道理?
最后唠句实在的,与其纠结住的是不是荜门圭窦,不如想想怎么把日子过出滋味来。您看古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都能写成诗,咱们现在就算住出租屋,摆两盆绿植挂串彩灯,不照样能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