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n
  • guī
  • d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ì mén guī dòu

成语解释:筚门: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篱笆作门。柴门小户,比喻穷人的住处

成语出处:《魏书·李谧传》:“绳枢瓮牖之室,筚门圭窦之堂,尚不然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穷人的住宿

繁体字形:篳門珪竇

英文翻译:house of a poor man

筚门圭窦的意思

筚:篱笆;用荆条、树枝、竹子等编成的遮拦物:蓬门筚户。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圭:1.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2.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圭表。圭臬。3.古代量名。一圭容0.5毫升。

窦:1.孔;洞:狗窦。2.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的部分:鼻旁窦。3.姓。

成语评论

哎,这个“筚门圭窦”听起来有点古早味啊,到底啥意思呢?咱先拆开看,筚门就是用荆条编的门,圭窦就是墙上挖的小洞当窗户。说白了,就是形容穷苦人家住的破房子。不过你可能会问,这成语现在还能用吗?别说,还真能!比如有人吐槽自己租的老房子:“我这地方简直是筚门圭窦,下雨天屋顶漏水,风一吹门框嘎吱响。”你看,这不就活学活用了嘛。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为啥非要用“筚门圭窦”而不用“家徒四壁”之类的词呢?其实啊,这里头藏着文化密码。“筚门圭窦”最早出自《左传》,自带历史厚重感,专门形容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比单纯说“穷”更有画面感。举个例子,有个朋友创业初期住车库,他自嘲:“当年筚门圭窦的日子,现在想想还挺励志。”你品,是不是比直接说“穷困潦倒”多了点苦中作乐的味道?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人用这种冷门成语会不会显得太“掉书袋”?嘿,这事儿得看场合。比如写文章想加点文采,或者朋友间开玩笑抖机灵,完全没问题。比如同事抱怨加班环境差,你接一句:“咱这办公室都快成筚门圭窦了,老板是不是该升级下空调?”一下就把气氛带起来了,还显得特有文化底蕴。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大家物质条件好了,“筚门圭窦”的现实场景越来越少,但精神层面的“筚门圭窦”反而变多了。比方说有人沉迷买买买,家里堆满东西却觉得心里空落落,这时候是不是可以说“物质丰富,精神筚门圭窦”?这种新老概念的碰撞,你别说,还挺有哲学味儿。

最后扯点个人看法哈,我觉得“筚门圭窦”这词儿就像个时间胶囊,既保存了古人的生活智慧,又能给现代人提供反思角度。在追求精致生活的今天,偶尔回头看看这个成语,反而能提醒我们:真正的富足,可能不在门面多气派,而在心里多踏实。就像老话说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