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ú dú shēng líng
成语解释: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指残害人民。
成语出处: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德祐表诏》:“庶免大军前去,荼毒生灵。”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荼毒生靈
英文翻译:plunge the people into the depths of suffering
荼:1.古书上指一种苦菜。2.古书上指一种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
毒:[dú]1.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2.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3.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4.恨,以为苦:令人愤毒。[dài]古同“玳”,玳瑁。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灵:1.灵活;灵巧:灵敏。灵机。灵便。心灵手巧。机件失灵。资金周转不灵。2.精神;灵魂:心灵。英灵。3.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灵。灵怪。4.灵验:灵药。这个法子很灵。5.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灵。移灵。停灵。灵位。灵前摆满了花圈。6.姓。
“荼毒生灵”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某些行为或现象对百姓、生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比如历史上某些暴君滥用权力,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能用“荼毒生灵”来形容。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荼毒’这个词?”其实“荼”是一种苦菜,“毒”指毒害,合在一起就像用苦味和毒素去摧残生命,画面感极强。比如《三国演义》里董卓火烧洛阳、驱赶百姓,史书评价他“荼毒天下”——短短四个字,就把他的恶行浓缩成了触目惊心的历史教训。
现代生活中是否还有类似现象?举个贴近生活的例子:某地工厂长期排放污水,导致周边居民患病率上升。这种行为虽然没有古代战争那么血腥,但本质上也是“荼毒生灵”的变种——用短期利益牺牲他人的健康和未来。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虽然负面,但换个角度看,它也在提醒我们反思“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就像疫情期间,有些国家前期放任病毒传播,后期不得不付出更大代价。这让我想到: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掌握影响力时更需要保持敬畏心。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察:汉语成语就像压缩的历史胶囊。当我们用“荼毒生灵”批评恶行时,其实是在继承古人“以史为鉴”的智慧。下次再听到这个词,不妨多问一句: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或许这就是语言跨越时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