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ǎn
  • ch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ò zhǎn yī chóu

成语解释: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同“一筹莫展”。

成语出处:明 张居正《与王鉴川计四事四要书》:“本兵错愕惶惑,莫展一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补语;指无计可施

繁体字形:莫展一籌

英文翻译:No way

莫展一筹的意思

莫:[mò]1.不要:莫哭。2.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4.古同“”,广大。5.姓。[mù]古同“”。

展:1.张开;放开:舒展。伸展。开展。愁眉不展。2.施展:一筹莫展。3.展缓:展期。展限。4.展览:展出。预展。画展。5.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筹:1.计数目或用作领取物品凭证的用具:竹筹。2.谋划:统筹兼顾。3.计策;办法:一筹莫展。

成语评论

莫展一筹”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一道解不开的数学题,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同事小王面对复杂的项目数据时挠头感叹:“这表格里的逻辑关系,真是让我莫展一筹啊!”这里的“莫展一筹”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形容人在遇到难题时,想不出解决办法的无奈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束手无策”有什么区别?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更清晰。比如新手妈妈面对哭闹的婴儿,试遍所有办法仍哄不好,这时候用“莫展一筹”就特别贴切——不是完全没尝试,而是尝试后依然找不到突破口。这种细微差异,正是成语的妙处。

再看职场场景。市场部团队连续三个方案被客户否决,主管在会议室来回踱步:“客户的需求像变色龙,我们简直莫展一筹。”这种情况下,成语既表达了困境,又暗示需要转换思路。有趣的是,这种“卡壳”时刻往往藏着突破契机,就像弹簧压到底会反弹。

个人认为,现代人常说“莫展一筹”,其实和选择过多有关。好比站在超市货架前,面对二十种酱油反而不知选哪款。这种“选择 paralysis”和成语的意境异曲同工,都在说人类面对复杂系统时的认知局限。

要破解这种状态,有个简单方法:把大问题拆成小步骤。就像组装家具时看说明书,按编号排序的零件总比堆成山的部件容易处理。当“莫展一筹”变成“逐个击破”,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最后记住,承认“莫展一筹”不是软弱的表现。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时,暂时卡壳反而能触发更深入的思考。保持开放心态,答案可能就在某个转角处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