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üè gāo yī chóu
成语解释: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比较好一点
繁体字形:畧高一籌
英文翻译:be a stroke above
略:1.简单(跟“详”相对):大~。粗~。~图。~读。这个提纲写得太~了。2.简单扼要的叙述:史~。事~。节~。要~。3.省去;简化:从~。省~。中间的部分~去不说。4.略微:~知一二。~有所闻。他的成绩比我~好一些。5.计划;计谋:方~。策~。谋~。战~。雄才大~。6.夺取(多指土地):侵~。攻城~地。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筹:1.计数目或用作领取物品凭证的用具:竹筹。2.谋划:统筹兼顾。3.计策;办法:一筹莫展。
“略高一筹”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稍微高出一截”,常用来形容在能力、策略或结果上比对方更胜一筹。比如小明和小王下棋,两人实力接近,但小明总能在关键时刻用一招出其不意的布局赢下比赛,这就是“略高一筹”的生动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略高”的优势到底来自哪里?其实核心在于细节的积累。比如职场中,两位候选人学历、经验相似,但其中一人因为提前研究了公司业务方向,面试时提出的方案更贴合实际需求,这微小的准备差异就让他“略高一筹”获得岗位。
生活中这类现象随处可见。朋友小张和邻居老李同时开早餐店,小张的包子口味只比老李家好一点点,但他每天提前半小时营业,还记住了熟客的口味偏好。三个月后,小张的店铺人气明显更旺。这说明,“略高一筹”不一定是压倒性优势,而是多个细节叠加产生的“马太效应”。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的竞争往往不是“天才碾压普通人”,而是“80分和85分的较量”。就像手机行业,头部品牌的相机像素、芯片速度差距可能只有5%,但用户感知到的体验差异会被无限放大。这种环境下,持续优化细节比追求“完美”更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略高一筹”并不意味着要处处争先。篮球比赛中,擅长三分的球员不需要和控球后卫比运球,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深耕,反而更容易脱颖而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与其焦虑追赶,不如专注把擅长的事做到比多数人好那么一点。
最后想说的是,理解这个成语的价值在于改变思维方式。当我们看到别人成功时,不必将其归结为“天赋”或“运气”,而是去发现那些细微但关键的提升点。就像登山时多带了一瓶水,或许就能支撑你多走一里路看到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