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ī
  • y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ò nì zhī yǒu

成语解释:莫:没有;逆:抵触。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成语出处:《周书·张轨传》:“与乐安孙树仁为莫逆之友,每易衣而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好朋友

繁体字形:莫逆之友

英文翻译:Friends of the invincible

莫逆之友的意思

莫:[mò]1.不要:莫哭。2.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4.古同“”,广大。5.姓。[mù]古同“”。

逆:1.方向相反。与“顺”相对:逆风。逆流。2.抵触;不顺从:逆耳。逆子。3.背叛;背叛者:叛逆。逆产。4.迎接:逆旅(旅馆)。5.事先:逆知。逆料。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友:1.朋友:好友。战友。2.相好;亲近:友爱。友好。3.有友好关系的:友人。友邦。友军。4.姓。

成语评论

什么是“莫逆之友”?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铁到不能再铁的朋友”。比如老张和老王,两人年轻时一起摆摊卖过煎饼,后来老张创业失败欠了一屁股债,老王二话不说把房子抵押了帮他凑钱。这种“你掉坑里我跳下去拉你”的交情,大概就是“莫逆之友”的活例子。

有人问:现在这年头还有真正的莫逆之友吗?其实关键看你怎么定义“铁”。我邻居李姐和她的闺蜜每周雷打不动约着爬山,有次李姐突发急性阑尾炎,闺蜜凌晨三点开车送她去医院还陪床三天。她们未必经历过生死大事,但二十年如一日的互相托底,谁说不是现代版的莫逆之友

为什么这种友情特别珍贵?有个心理学研究挺有意思:人一生中能维持的深度社交关系平均不超过5个。就像手机通讯录里存着500个号码,真遇到事儿能拨通的恐怕就那几个。莫逆之友的难得之处,在于既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又扛得住利益的冲击——就像我大学室友明明自己手头紧,还偷偷往我书包里塞生活费,这事儿我十年后才知道。

有人觉得现代社会人情淡薄,我倒觉得是筛选机制更严格了。以前农耕时代大家被迫绑定在土地里,现在选择多了,反而更容易看清谁是真朋友。上周咖啡店听到两个00后聊天挺逗:“游戏账号密码互相都知道,这算新时代的歃血为盟吧?”你看,形式在变,但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始终没变。

最后说点实在的:与其纠结有没有莫逆之友,不如先成为别人的“莫逆选项”。同事小王总抱怨孤独,可别人搬家他躲着,朋友生病他装傻。要我说啊,友情这玩意儿就像盆栽,得天天浇水才能活,光等着收果子可不行。毕竟,莫逆之友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修出来的。

莫逆之友的造句

  1. 造句 然后又是一段时间的相交,俩人依然城里莫逆之友。
  2. 造句 我与令弟曾是多年前的至交,莫逆之友,无话不谈。
  3. 造句 蒋百里与杭州钱均夫(名家治,是钱学森的父亲)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友。
  4. 造句 望族,蒋百里曾考入杭州求是书院,与钱学森的父亲钱均甫同窗,成莫逆之友。
  5. 造句 蒋百里与杭州钱均甫(名家治,是钱学森的父亲)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