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ài shū zhī sè
成语解释:比喻人们在饥荒年景度日所显现的营养不良的脸色。
成语出处:晋·潘岳《籍田鼠》:“野有菜蔬之色,朝靡代耕之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人的脸色
繁体字形:菜蔬之色
英文翻译:The color of vegetables
菜:1.供作副食品的植物:菜市。白菜。菠菜。野菜。蔬菜。面有菜色。2.主食以外的食品:菜牛。菜畜。菜肴。菜谱。名菜。
蔬:蔬菜,可以做菜的植物:菜蔬。蔬食。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哎呦,这"菜蔬之色"是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说人脸色发青发黄,像蔫了的青菜一样。比如隔壁老张最近加班太猛,一照镜子都忍不住嘀咕:"我这脸咋跟菜叶子似的,绿得发光!"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为啥用蔬菜形容脸色差呢?你想想看,新鲜的青菜水灵灵的,可要是蔫了或者放久了,颜色发暗发灰——这不就跟人累垮了、病恹恹的样子对上了嘛!我老家二婶就常说:"天天熬夜刷手机,瞧你这面色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那这成语现在还用得着不?嘿,还真别说!上周去医院体检,听见护士小姐姐劝病人:"您这菜色脸该补补铁了,天天吃泡面哪行啊?"要我说啊,现在年轻人捧着保温杯泡枸杞的养生劲儿,可比老一辈更怕出现菜蔬之色呢。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人压力大难免气色差。上个月我赶项目那会儿,照镜子都看见自己面如苦瓜。这时候就得学学公园里打太极的大爷大妈,人家那脸色红润得跟水萝卜似的。所以说啊,该吃吃该睡睡,别真把自己折腾成行走的蔬菜大棚嘛!
其实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画面感。你想想看,说人"面有菜色"可比直接说"你气色不好"生动多了对吧?就像我表弟考研复习那阵子,我妈见了他就说:"这孩子脸都熬成老黄瓜了",当场笑喷一屋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