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é yì zhī sè
成语解释:得意:称心如意。因非常称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答有恒先生》:“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人的表情
繁体字形:得意之色
英文翻译:satisfaction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哎哟,你说“得意之色”这词儿啥时候用最合适?简单来说啊,就是那种“赢了彩票还顺带中了个锦鲤”的表情。比如老王打麻将胡了个清一色,嘴角咧到耳朵根,就差把“我牛不牛”写脸上了——你懂的,这种场景就是典型的“得意之色”。
那有人要问了:“得意之色和骄傲有啥区别?”好问题!说白了,得意更偏向“爽到了藏不住”,而骄傲可能带点长期积累的底气。比如实习生第一次独立完成项目,开会时说话声调都高了两度,这就是得意;要是部门总监拿下年度大奖,那叫职业骄傲,气场完全不一样。
记得去年同学聚会不?老张说起儿子考进重点高中那劲儿,手指头在桌上敲得跟打快板似的。这时候要是有人问“您家孩子是不是特别聪明”,他准保摆手说“哪里哪里”,可眼里的光能把包厢吊灯给比下去——这种中国式谦虚配得意之色,简直比火锅配香油碟还经典。
不过话说回来,得意这事儿得看火候。上个月见着个网红在直播间炫耀带货数据,结果第二天就被扒出刷单。所以说啊,得意可以,但别嘚瑟过了头。就像我妈常说的:“笑可以露八颗牙,露十二颗就成河马了。”这话糙理不糙,您说是这个理儿不?
最后给个实用小技巧:下次想观察真人版得意之色,建议去小区象棋摊转转。大爷们“将军”时那个挑眉动作,绝对比教科书案例还生动。记住咯,真正的得意从来不是摆拍出来的,都是骨子里透出来的舒坦劲儿。
生活嘛,谁还没个春风得意的时候?关键是把这份开心转化成继续向前的燃料,别让一时的嘚瑟变成绊脚石。就像刚学会骑自行车那会儿,摇摇晃晃上路时笑得见牙不见眼,但眼睛还得盯着前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