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ǔ
  • zhī
  • z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ú liǔ zhī zhì

成语解释: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成语出处: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吉弘元常书》:“仆犬马之年,方古人而深愧;蒲柳之质,叹先秋而早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比喻衰弱的体质

繁体字形:蒲桺之質

英文翻译:feel like a willow withering at the approach of autumn

蒲柳之质的意思

蒲:香蒲,俗称蒲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边或池沼内。根状茎横生,花穗形状像蜡烛。叶片供编织,根状茎可提取淀粉。

柳:1.落叶乔木或灌木。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叶狭长,种子有毛。枝条柔韧,可供编织。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质:1.事物的根本特性:本质。变质。2.哲学范畴。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3.质料,构成事物的材料:铁质。流质。4.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优质钢。按质论价。保质保量。5.朴实:质朴。6.询问;责问:质疑。质问。7.抵押;抵押品:质押。人质。8.古又同“”。9.古又同“”。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听过"蒲柳之质"这个成语?它到底在说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像水边蒲柳那样看似柔弱的体质。比如邻居张叔总说自己"蒲柳之质,经不得寒",其实他年轻时当过运动员,现在退休了反而更注意养生啦。

这个成语怎么用在现代生活中呢?举个实际例子:小王刚入职时总担心自己"蒲柳之质扛不住工作压力",结果三个月后发现,合理安排作息后,自己比想象中坚韧得多。你看,有时候我们的潜力就像蒲柳的枝条,看似柔弱实则柔韧。

有人会问:说人"蒲柳之质"是贬义吗?其实要看语境。就像小区里教太极的李奶奶常说:"我这蒲柳之质全靠后天调养",话语里透着积极的自知之明。反而那些强撑硬扛的人,倒容易像硬木一样突然折断。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现代人。现在大家工作强度大,不少人确实处在"蒲柳之质"的状态,但不必焦虑。就像我那个程序员朋友,以前总加班到深夜,后来坚持每天晨跑,现在反而成了部门里最精神的。关键是要学会像蒲柳随风而动,而不是硬碰硬。

下次看到路边的蒲柳树,不妨停下观察。它的枝条在春风里摇曳,雨雪天低垂却不折断,这不正是"柔弱胜刚强"的生动写照吗?古人用这个意象真是太妙了,既提醒我们正视自身局限,又暗含着顺势而为的生存智慧。

其实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节奏。就像我家的盆栽蒲柳,刚开始觉得它娇气难养,后来发现只要掌握好浇水量,反而比那些名贵绿植更易成活。或许,"蒲柳之质"本就是个中性词,重点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养护这种特质。

蒲柳之质的造句

  1. 造句 4个月后,春光犹在,而该超市以蒲柳之质望秋先零。
  2. 造句 南宫先生过奖了,蒲柳之质罢了。
  3. 造句 红灵散当然无比珍贵,小女子蒲柳之质,哪里配用来交换红灵散。
  4. 造句 臣妾蒲柳之质,实不足以侍奉君王。
  5. 造句 自入夏来先是梅雨后又是酷暑,让她这蒲柳之质极感不适,紧接着莫桐高考后出路的问题又象毒蛇般的绕在心头上。
  6. 造句 贱婢蒲柳之质,如何能与梅花比妍?
  7. 造句 “君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8. 造句 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固不能如黄物傍秋而有精神也。
  9. 造句 蒲柳之质,朝不保暮,偶沾寒疾,已惫不能起。
  10. 造句 若是叶公子此次还拒绝心兰的约会,那心兰一定会觉得叶公子定是嫌弃心兰的蒲柳之质,污了叶公子的法眼,这才避而不见。

"蒲柳之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