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n jiā yǐ yù
成语解释: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小女娇痴慕学,得承高贤不弃,今幸结此良缘,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用于谦辞
繁体字形:蒹葭倚玉
英文翻译:Jianjiayiyu
蒹: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
葭:1.初生的芦苇。2.姓。
倚:1.靠着:倚马千言。倚着门框朝外看。2.仗恃:倚势欺人。倚老卖老。3.偏;歪:不偏不倚。4.姓。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蒹葭倚玉”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雅,但实际用起来并不复杂。举个例子,小明刚进公司时什么都不会,但跟着部门里的技术大牛学了一个月,现在已经能独立完成任务了。同事开玩笑说:“你这真是蒹葭倚玉树啊!”这里既夸了师傅厉害,也点出小明找对了学习对象。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抱大腿’的意思吗?”其实不太一样。蒹葭倚玉更强调“平凡衬托优秀”的和谐感。比如社区志愿者团队里,刚加入的阿姨虽然经验不足,但跟着资深成员组织活动,反而让整个团队显得更有层次感——就像芦苇靠着玉树,反而构成特别的风景。
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用不好容易显得奉承。比如新同事对领导说:“跟着您真是蒹葭倚玉啊”,听着就有点刻意。这时候换个说法更合适:“能和您学习是我的幸运”。关键是要真诚,别让好词变味。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现在年轻人用这个成语,更多是用来自嘲。比如朋友聚会时,有人看着穿搭时尚的闺蜜说:“我今天就是蒹葭倚玉的活教材”。这种轻松化的使用,反而让老成语有了新生命。
用这个成语还有个妙处——能同时传递两层意思。就像看到书画展上,业余爱好者把作品挂在名家旁边展览,懂行的观众自然会心一笑。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说“高下立判”要温和得多,还带点文化韵味。
最后想说,成语就像调味料,关键看怎么用。蒹葭倚玉用得好,能让人际互动更有趣;但要是滥用,就像往菜里猛撒味精。真正重要的,还是人与人间那份真诚相待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