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ǎi rán rén zhě
成语解释: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成语出处:朱自清《儿女》:“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好人
繁体字形:藹然仁者
英文翻译:Amiable person
蔼:1.和气;态度好:和蔼。蔼然。2.姓。3.繁茂。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仁:1.仁爱:仁心。仁政。仁至义尽。2.敬辞,用于对对方的尊称: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儿。核桃仁儿。花生仁儿。虾仁儿。
者: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者。老者。作者。读者。胜利者。未渡者。卖柑者。符合标准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两者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者,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词。义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者番。者边。
哎,你瞅瞅这成语“蔼然仁者”,乍一听是不是有点儿文绉绉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形容那些自带“慈祥滤镜”的人。比如说吧,楼下居委会的张阿姨,每次见着独居老人都会顺手捎袋水果,还笑眯眯地说“天热多喝水啊”,这可不就是活生生的蔼然仁者嘛!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和普通的好心人有啥区别?”嚯,问得好!普通好人可能偶尔帮忙,但蔼然仁者是那种骨子里透出的温和善良。就像咱学校退休的王老师,即便被熊学生气到冒烟,还是会掏出小本本记下每个人的生日,年年准时送手写贺卡——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修养,才是成语的精髓所在。
要说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品质吗?说实在的,现在满大街都是“人均暴躁老哥”,等地铁被人踩脚都能吵成辩论赛。但上周我在便利店亲眼看见,有个程序员小哥默默帮迷路的老奶奶查地址,手机都快没电了还在耐心解释路线。你看,科技再发达,人心里的那份温厚劲儿永远不会过时。
个人觉得啊,蔼然仁者就像手机里的“护眼模式”——平时可能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候真能让人心里舒坦。前两天我家猫主子走丢,邻居李叔发动整个广场舞队帮我找,最后在槐树洞里揪出那个怂包时,李叔擦着汗说“毛孩子没事就好”,这话可比任何大道理都暖心。
说到底,做个蔼然仁者其实特简单。快递小哥主动把包裹放阴凉处,奶茶店小妹记得你不加珍珠的习惯,这些生活里的小细节,拼起来就是幅温柔的人间烟火图。要我说啊,与其天天念叨“人间不值得”,不如咱都试着当别人的“行走暖宝宝”,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